首页 > 频道栏目 > 龙都健康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援鄂58天:向死而生的经历访援鄂医疗队护士王成帅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4-21 11:23:53   

58天驰援武汉,对于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护师王成帅来说,那是“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保存了一线工作过程中有苦有泪有笑的回忆、收获了无尽的感动和尊重,构成了他人生中弥足珍贵的一段经历”。  

落地到武汉,打开机舱门,恐惧扑面而来  

2月2日凌晨一点,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护士王成帅接到电话,通知他和科室另外两位护士丁慧利、贾鑫鹏一起,加入到河南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湖北。  

虽然之前已通过医院报名,但突然接到正式通知,王成帅还是有点懵:“我下意识答应了下来,挂了电话,愣了一会儿,在想怎么跟爱人、父母说。”  

当时,王成帅还在医院值夜班,重症监护室里,还有五个插管的重症病人。凌晨的重症监护室里很安静,各种仪器滴答的声音,搅入王成帅的有点乱的思绪。爱人是油田总医院急诊科的一名护士,王成帅不敢立刻打电话告诉她,他想让她睡个好觉。  

“定的十点集合,五点半,我打电话了告诉了爱人,六点下班回家收拾东西,我爱人抱着我不松开……”  

坐上了去郑州的车,王成帅逐渐平静了下来。而等飞机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机舱门打开的那一刹那,“恐惧扑面而来。”王成帅说。  

“武汉,一个人口近千万的城市,就像一座空城,大街上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王成帅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每当夜幕降临,整个城市被浓重的夜色笼罩,寂静偌大的城,陪伴他们的,只有居民楼内星星点点的灯。  

“萧瑟、凄凉,这是我刚到武汉的感觉。我们住在铁桥广场附近,同济医院的同事说,这里本来是特别繁华的地方,从早到尾,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我急的恨不得把防护服撕扯开”  

一到武汉,河南省第二批医疗队就被安排到武汉市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接管了一整个病区。截至到2月4日晚,整个病区不到六十张床位就已全部满员。  

满员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二月中下旬,直到2月20日,才有第一个患者出院。  

对于病毒未知的恐惧,并没有随着越来越熟练的工作而消散。相反,王成帅更害怕了:“知道的越多,就越害怕,就跟读书学习一样,入了门,你会发现需要学的还有太多。”  

心理层面的问题倒还不是最重要的,生理和特殊环境给工作带来的不便,更让王成帅着急:“最开始不适应,平常一分钟能够处置的工作,要扩大到十倍、甚至二十倍的时长。”  

最初,医护们穿的是比防护服还厚的防化服。防化服不透气,身体活动和代谢产生的热量,都聚集在防化服里:“戴上护目镜,就跟平常戴着眼镜去吃火锅一样,看不见,还不能擦。”王成帅说,他只能通过汗滴落在护目镜上留下的印儿,去找患者的血管。  

同行的同事、女护士丁慧利,在第一天穿着防化服进入病区的时候,就产生了严重的缺氧反应:“防化服太闷了!我喘不过来气,眼前黑乎乎的一片,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我急的恨不得把防化服撕扯开。”丁慧利说,王成帅和另一位同事贾鑫鹏将她搀扶到座位上,吸氧一小时后,症状才慢慢消失。  

“我很着急,我慢慢地扶着墙站起来,说实话,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可能不行了,但是我才刚来,难道我却要因为不适应、不能在隔离病房工作吗?”下班之后,丁慧利心理上出现了应激反应:“我很害怕我第二天还会缺氧,可到了第二天,我穿戴整齐、深吸了一口气、给自己加油。慢慢发现,我有了好转,一块石头才算是落了地。”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油田总医院的三位护士奔赴武汉前,带了几大包成人尿不湿,不过丁慧利却说,尿不湿基本没有用到:“哪怕我们每天喝两瓶水也没事,防护服太热了,一天下来,最里面穿的长袖工作服都能拧的出水来。”  

“你离着我远一点,病毒就离你远一点”  

刚到武汉才几天,武汉本地的一个商户,专门过来给医疗队送蔬菜。王成帅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后来跟这位老板熟了,偶尔聊天,老板说,“作为武汉人,不能让救我们的人,连饭菜都吃不饱。”  

与医疗队一墙之隔,驻扎着一支消防队。王成帅说,他本人对消防队员有很强烈的好感,他尊敬他们,认为他们是城市里的“逆行者”。  

这帮可爱的消防队员,做了两条横幅挂在墙上,一条是“逆行者感谢逆行者”、另一条为“武汉热干面感谢河南烩面”。  

“后来,我们回到驻地之后,还跟消防队员隔着窗户拉歌!”回想起珍贵的片段,王成帅很有种发自内心的感动。“一墙之隔,我们也彼此见过各自的模样,封病区、我们临走之前,他们还一起参加了欢送会。”  

提到紧张治疗氛围中的感动,丁慧利在电话那头笑的像个小孩:“有啊!我在病区的小组内,主要负责核对患者的医嘱,有一位叔叔,在观察我工作几天后,只要看到我出现在门口、抱着个本子,就问我‘你是不是要看我的氧流量呀?’”  

丁慧利好奇,这位患者如何知晓她前来要做的工作?这位患者说:“我知道你,你们好辛苦!以后你来,就站在门口,我把信息念给你听,你离着我远一点,病毒就离你远一点。”  

“医疗队的党员佩戴的党徽,我总觉得很亮”  

油田总医院的三位护士,性格都比较乐观,即使这样,每到夜晚入睡时,超强的压力影响着他们的睡眠,王成帅说,凌晨一点多能睡着,已经很满足。  

医疗队的队员们,也相互成为彼此的支撑。王成帅说,他们是带着“零感染”的任务的,为此,每个人都细心关照着彼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旦医疗队中有一个人感染病毒,那么全部一百余位医护人员,都要进行隔离:“手头接管的病区要停掉、还要再派医护来照顾我们,同时另外需要一批医护来接管现在的病区。”  

除此之外,还有一样东西成为了王成帅身处险境中的信仰——一枚共产党党徽。  

“我们这批医疗队的成员中,超过一半的人都是党员。”王成帅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他看到其他党员身上佩戴着一枚党徽,他觉得“不是一般的亮。”  

党徽上柔和却坚定的光芒,拨动了王成帅的心弦:“这次疫情,是我们医护人员的战场,我们对病毒‘拔刀相向’,信仰给了我们力量。”王成帅说,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英勇地奔赴一线,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他觉得骄傲。  

带着这份“说不出来,但又很奇妙的感觉”,2月3日晚,一天的工作结束后,王成帅和其他两位同事一起,向援鄂医疗队的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回家了,我踏实了”  

3月30日中午,河南省第二批医疗队全员乘坐飞机抵达郑州市,落地后,濮阳市的十几位医护人员坐上机场外前来接应的大巴车。  

王成帅说,前来迎接他们的人很多,但是他都不认识。大巴车缓慢开始行驶时,他突然看到人群中,油田总医院的院长向他们招手,他眼眶瞬间就红了:“见到一个我很熟悉的面孔,我才真正意识到,我回家了,我踏实了。”  

网络上,大家对身处一线的医护人员,将其称之为英雄,王成帅很感动,但又觉得受之有愧:“实话说,我有点承受不起,我总觉得,例如见义勇为的这类人,才能称之为英雄,我做的是本职工作。”  

在这次被王成帅称之为“向死而生”的经历中,他还收获了一份甜蜜的“大礼”。刚到武汉没几天,爱人打电话告诉他,她怀孕了。  

“一瞬间我觉得狂喜,我们的儿子两岁半了,我们一直想要二胎,没想到这个时候来到了。”不过,在得知爱人可能怀的是双胞胎,他又说:“一下压力好大呦!我总怕我们两个工作忙,孩子生下来之后,对他们的陪伴不够。”  

近两个月奔赴武汉的抗“疫”,让王成帅也成长很多,对于家庭,他希望能给予年幼的儿子更多的陪伴:“他快三岁了,之前他的妈妈陪伴他时间很多,我希望在今后,爸爸的角色,可以更多地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我想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经历,教他如何成为一个很好的人。”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