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情人节,大家都没有往年的那种兴奋和期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像乌云一样笼罩在人们的心头,挥之不去。
但我还是答应老公和女儿,今晚如果没有急诊手术,我早点回家。
他说没有鲜花也没有礼物,做几个拿手好菜等我。
下午3点41分,突然接到人力资源部李主任电话,通知我参加医疗队紧急支援全市集中收治定点医院,1个小时准备时间,4:40办公楼前集合出发。
疫情爆发初期我就报名参加了院里的医疗救治预备队,在时刻准备着。接到通知我没有一丝紧张,甚至还有点小兴奋:终于从预备队员转为参战队员了,可以到一线去和闺蜜们、同事们并肩作战了!
但跟老公女儿怎么说?跟爸爸妈妈怎么说?
不管那么多了,时间紧迫,先回家。
护士长过来了,她接到了我要上前线的通知,快速给我准备东西:酒精抑菌液、护手霜、湿纸巾等等,装满了一盒子。她反反复复地嘱咐我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千万千万不能出事儿,缺什么及时给她说。
像送孩子上战场似的,千叮咛万嘱咐,怎么着都不放心,温暖又感动。
告别护士长,赶快往家赶。路上给老公打电话,让他赶快给我收拾东西。
家里的气氛有点凝重,爸妈眼圈红红的。一向开朗多话的老公也沉默不语,仿佛丢了魂似的。
5岁的女儿抱住我的腿,懵懵懂懂的问我:“妈妈,你要出去多久啊?大病毒会不会把你给吃了呀?”
女儿的童稚话一下子使气氛轻松了些。我趁机劝解他们:隔离病区安全防护是非常严密的,各项操作都有严格的流程,医务人员感染一般是发生在疫情初期,防护措施不到位情况下的密切接触导致的。现在是医疗救治阶段,身上的防护服类似防化服,很安全。为了你们,我会格外小心,一定平安回来的。
我的解释让全家稍稍宽了心。老公已经给我准备好了洗漱用品,我找出几套换洗的衣服和简单的化妆品装到包里,再一次安慰爸妈,抱抱女儿,和老公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里回到了医院。
医院举行壮行仪式,院领导严格的要求,殷切的期望,亲切的安全提醒,让我们8位战友感动而振奋。我代表8位同伴表态发言:一定牢记嘱托,不辱使命,竭尽全力,救死扶伤,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
挥手告别领导和同事们,我们乘车向五院进发。
已经在五院奋战了多天的侯伟主任、朱应春护士长和马翠云护士长在住处迎接我们,像久别的亲人,热情地拥抱。
安排好食宿,开始给我们进行感控和安全防护培训,手把手教我们穿、脱防护服,介绍这些天来他们积累下来的工作和防护经验,耐心而细致。
夜已深了,一个人躺在床上格外地安静。脑海里突然萦绕着苏联卫国战争歌曲《喀秋莎》的旋律: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谁是喀秋莎?我吗?
不,我是战士。
老公女儿、爸爸妈妈、护士长和同事们才是喀秋莎。
这个情人节我负了你们,但爱不会缺席。
明天就要一身戎装投入战斗,心中满满的期待。现在的任务是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和战友们一起多打几个胜仗,争取早日结束这场鏖战,胜利回到亲人们身边!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