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医院发热门诊被推到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然而比发热门诊还要靠前的,是负责发热病人院前接诊和疑似患者转运的专用救护车。
1月23日,濮阳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发热门诊进入“一级战备”,需要从急诊科调拨一台救护车专门负责发热门诊值班,按要求配备一名医生,一名司机。
发热门诊专用救护车是一个移动的发热患者医疗单元,对消毒隔离、安全防护要求特别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或疫情扩散。
任务下达给了急诊科,支部书记、副主任陈立忠主任医师主动把出诊任务承担下来,他觉得派谁都不合适,只有自己亲自上才放心。但他毕竟是56岁的人了,年轻医生有些不忍,纷纷要求他留科指挥,均被他劝阻了。他说,疫情之下急诊科哪个岗位都很重要,哪个岗位都有风险,只有大家做好防护,执行好规范,才能保证医患安全。他要求每个人都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思想准备,随时听从医院的召唤。
61岁的返聘司机赵和平受陈书记的感染,也主动要求承担出车任务。他说:“我是上过老山前线的人,曾亲眼看着战友们一个一个在我身边倒下,和他们相比我已经多活了40年,这点危险算什么?”
就这样,急诊科两位年龄最大的同志冲上了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在发热门诊——救护车——隔离宿舍之间24小时全天候待命值班,一干就是20多天。
发热院前和常规院前有很大的不同,这里没有多少急危救治,但是责任重大,预判患者发热性质,从而确定防护级别、预设消毒隔离方案非常重要。一有出诊指令,陈立忠要先和患者电话联系,详细询问现病史、疫区往来史、疑似或确诊患者接触史等,了解患者主要症状,符合出诊条件的,他和赵和平穿上防护服立即出车。
发热患者普遍存在恐慌心理,每接诊一例患者,陈立忠总要耐心地给予心理安抚,指导家庭成员及时上报和采取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完成与发热门诊的信息对接后,他和赵和平还要按照消毒隔离规范,对救护车全车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一次就需要半个多小时。
2月9日,清华园学府世家小区发现确诊病例,市政府和油田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对整个单元居民实施集中隔离,由陈立忠他们执行转运任务。一户一车,一次一消毒,他们从小区到集中隔离点往返了10多次,车辆消毒10多次计6个多小时,饭顾不上吃,水顾不上喝,整整用一天的时间才完成了转运任务。
2月12日以来,油田世纪景苑和超越小区先后发现确诊病例,油田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将确诊患者所住楼栋所有居民全部集中到工程公司宾馆隔离观察,要求我院派救护车承担转运任务。陈立忠接到指令,和赵和平一起发动救护车迅速到达指定位置,一户一户的转运,一次一次给救护车消毒,连续忙碌了3天时间。
1号家庭有一位81岁的老人瘫痪在床,楼栋出口先前封闭只容下一人出入,搬运老人非常不便。陈立忠本来想让老人先在床上安心休息,等转运完其他人员后再来解决老人的难题。但是此时老人已经被家人移到床下,不宜让老人久等,他当机立断,决定先转运老人。在家属的协助下,他硬是把老人小心翼翼地背了出来。
转运4楼一住户时,家里只有母女二人,母亲89岁行动不便,女儿60多岁无能为力。司机赵和平二话没说,硬是一步一个台阶把老人背下楼。到达宾馆后,他再把老人背上楼,使这对母女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油田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的同志也深受感动,向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负责衔接的公共卫生科负责人发来信息,表达敬意和感谢。一位志愿者在自己微信朋友圈发表感慨说:“有幸参加这场战斗,每天都和医务人员在一起,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有着什么样的崇高精神,有着什么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为了圆满、科学、高效地完成任务,身体和心理都在超负荷运转,面对困难和委屈,擦掉眼泪继续冲在前面。此刻,真心希望他们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包容,他们是最伟大的英雄!”
在发热门诊院前值班的20多天里,陈立忠他们完成了大量的院前接诊和疑似病例转运,安全转移密切接触群众,未发生一例交叉感染。如今他还在一线不知疲倦地坚守着,他说,我是共产党员,是支部书记,我应该带头冲锋在前,为打赢这场重大突发疫情阻击战做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贡献。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