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老年骨质疏松
油田总医院骨一科毛玉婵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疾病,由于骨组织微结构退变,骨的脆性增加,常引发腰背或周身骨骼疼痛、身高缩短、脊柱畸形(驼背)、易发骨折等。骨质疏松症作为人类退化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我国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总数超过9000万,总患病率达到12.4%。随着社会老龄化加速,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骨质疏松症重在预防,中老年人应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均衡营养,适当运动,多晒太阳,控制体重。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方面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50岁以上人群每天摄入钙1000mg(但不要超过2000mg)和维生素D10μg(但不要超过20μg)。
1、注意多进食富含钙的食物。推荐的食物:
①乳类:牛奶是最好的钙质来源,可以将牛奶作为钙质的主要来源。正常人每天喝500ml的高钙奶,再吃些绿色蔬菜就可以基本满足一天所需的钙质。
②豆制品:除了含有丰富的钙质外,还含有一种叫做异黄酮的物质,可以降低骨破坏,增加骨形成和骨密度。不喜欢喝牛奶的也可以常喝豆浆并搭配豆制品补钙,300g豆腐含钙量也能满足一日所需。
③海产品:虾皮、虾米、海带、紫菜等。
④干果:花生、杏仁、芝麻、葵花子等。
2、保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量,长期蛋白质缺乏会造成骨基质蛋白合成不足,造成新骨生成落后。如鸡蛋、瘦肉、牛奶、豆类和鱼虾等。
3、不吸烟酗酒,少喝咖啡、浓茶和碳酸饮料,少吃糖,这些食物会促进骨钙流失。可选择自然无糖的饮品如鲜榨果汁、白开水。
4、宜多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维生素D有助于钙在肠道的吸收。如鱼肝油、动物内脏、深海鱼、蛋等。
5、宜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缺乏维生素C可使骨基质合成减少。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柳橙、芒果、奇异果、番茄、芥蓝、菜心等;多吃深绿色的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
6、少吃盐,盐里所含的钠,其排泄过程伴有钙的流失。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取量不要超过6克。除了烹调过程中减少盐的使用外,同时少吃或不吃腌制的咸菜、酱菜等。
7、避免摄入过多草酸
菠菜、咸菜等含草酸丰富的蔬菜使钙形成难以吸收的草酸钙,烹饪前最好在80℃以上的热水中焯一下,将草酸清除后再食用。
运动方面
1、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平衡能力,可增强骨质的强度和骨量。此外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可以增加体内的维生素D储存。可选择步行、骑车、太极拳、游泳、瑜伽等有氧运动。每次时间40~60分钟,运动频率以次日不感疲劳为度,开始时每周2~3次,逐步过渡到每周3~5次为宜。有基础疾病者运动前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员。
2、控制体重增长,即保持体重指数(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在±10%都属于正常范围)处于正常范围,也是对骨骼有益的,太瘦或太胖,都会让骨骼深受其害。
3、穿合适的鞋子,预防跌倒的发生。不吸烟、少饮酒
其他注意事项
1、保持良好的心情,对生活琐事不要过于计较,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淀,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中年人尤其是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
4、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慢性肝炎、甲亢等。
5、必要时可根据医生指导服用预防骨质疏松的药物。
6、预防骨折:清理好过道上的杂物;要保持地面干燥,浴室做好防滑湿措施;尽量睡木板床或硬板床;座椅不宜太软等。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