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2日的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濮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本立等四名同志受表彰。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院党委闻令即动,科学施策,院领导班子靠前指挥,全院干部职工全力以赴,坚守一线,并肩作战,为守护濮阳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起一道坚强防线。
1月27日,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命令,濮阳市人民医院整建制接管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经过36天艰苦战“疫”,17例确诊患者、126例疑似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成功实现了患者治愈率100%、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为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濮阳市人民医院80余名医务人员受到上级部门表彰,疫情定点医院临时党委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医院党委和医院分别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王本立、刘洪洲、孙坤然、王雪平四名同志被授予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王本立,医院党委书记、副主任医师。疫情袭来,我院受市委、市政府嘱托,全建制接管市疫情定点医院(市传染病医院),王本立书记临危受命,以市疫情定点医院第一书记、第一院长的身份,带领我院及其它医疗单位医务工作者100余人,第一时间进驻市疫情定点医院,和大家一起日夜奋战在疫情一线。果断成立临时党委,让党旗在临床救治(隔离病房)一线高高飘扬;科学施策,和专家一起研究制定救治、抢救方案措施;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协调、调配各种应急急需物资,为急危重症和疑似患者救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生活保障。
刘洪洲,呼吸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37年。在抗击新冠肺炎战斗中,作为濮阳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的他,带领第一批医疗队进驻疫情定点医院。每日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深入隔离病区,与每个病人近距离接触,严谨认真,科学施治,一人一案,针对确诊病人的恐惧心理,他提出为病人改善伙食,采取N对1的微信建群机制——即多名医护人员对1名患者的机制,既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又确保了24小时随时对患者相关情况进行观察,及时诊断处理病情变化。他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对全体医护人员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生活中送温暖多关怀,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戴,得到了新冠肺炎患者的信赖,受到了领导及同行的肯定和表扬。
孙坤然,科护士长,2001年参加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连夜从外地乘机赶回医院,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向院党委递交请战书,并于1月28日第一批进驻市疫情防控定点医院。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和来自不同单位不同科室的护理团队,她无私无畏,将危险留给自己,主动承担确诊病例患者病区。作为护士长的她,每天早出晚归,科室、患者、职工的大事、小事都要操心,除了日常查房、给患者做治疗,还要优化流程、做消毒隔离工作、监督每位进入病房的同事严格穿脱防护服、为每位患者建立微信群做心理疏导等,在隔离病区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困了,依墙眯一会儿,饿了,靠方便面充饥,几天下来,头痛、失眠、满嘴溃疡,她仍然坚守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王雪平,主管护师。面对疫情,她主动请战,一句“我是党员我先上”叫响在疫情一线的隔离病房。为了便于穿脱防护服和节省时间,同时也避免交叉感染,她毅然剪掉齐腰发;为病人打水喂饭、换衣服、协助上厕所;她的脸上、手上起满了红疹,痒得难受也不敢挠,怕有伤口耽误工作,就用冷水洗。脸上的勒痕、干裂的口唇、泡白的双手....她顽强战斗的精神,充分展现了白衣战士的风采。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