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袭来,院领导高屋建瓴,果断施策,连夜组建发热门诊隔离病区,从流程规划、人员组建、物质筹备等。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第二天正式顺利运营。一批由各科临时组建的医护人员逆险而行,挺身走进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将近二十天过去,她们用汗水和细心安慰呵护每位患者,并将他们一一安全送出。他们战斗在疫情最前沿,为医院的安全,为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战“疫”堡垒,成为战斗被患者和领导一致称赞的最美战“疫”人。
苏楠,神内一科,主治医师
战“疫”日记
今天是来留观病房的第十二天,从开始的紧张害怕摸不着头绪到现在有条不紊成竹在胸,一转眼半个月即将过去,在这十几天里我思考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当大夫这些年查房无数次,今天却突然想说说隔离病房里查房的几件小事。
用真情温暖真情。一对母子同时住院,三十多岁的母亲和六七岁的孩子,在我查房将要结束转身离开的时候,妈妈好像鼓足了很大的勇气问我,大夫,如果我们真的是那个病,那我们会死吗?当时我的喉头好像一下子哽住了。一会沉默过后,我说,不会,当然不会,您的检查没啥问题,再观察观察体温恢复正常就可以出院了。尽管这些情况我们事先不只一遍地和她沟通过,可她还是问出了这样的问题,可见她背负了多大的心理压力。
任何事都没有绝对,何况在疫情凶猛的当下。那一刻我知道我违背了医患者沟通原则,不应该说绝不、不可能、不会这样的话,但是面对一个母亲渴求的目光,那一刻真的,我说不出来别的,我只能不停地向她保证,您不是,更别提什么死亡了。
生活中,我讨厌说大话、扯谎。但此时此景,若善意的谎言能给她们母子带来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力量,我情愿当这个撒谎者。好在,最后她们母子平安出院。
和青年患者的“较量”。一位青年患者刚住进来两天强烈要求出院,说什么都无济于事,就是要求出院,急得衣服本来已经湿透的我头发的水都滴到了嘴里。我先平复自己的情绪,待沉下心来慢慢和他沟通。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是能不能出院还是要以你的病情为准,要经过专家会诊决定,你想想武汉的患者,他们想住院是多么困难,你现在住进医院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你有什么不舒服有大夫随时替你解决,你的一日三餐有护士给你送到床前,万一你没有痊愈出去以后又发烧,目前我们楼层已经满员,到时候想再住院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听完我的话,他终于信服地点了点头。这时候我尝了尝嘴里的汗,觉得都是甜的了。
战必有果“你们辛苦了!”同样是一个刚住进来的患者,病情还没有好转反复要求出院,给大夫打电话、在医患微信群里不停的喊。我进去问他,你为什么想出院?他说我觉得这儿压抑,想出去。我说那你考虑过你的家人么?他点了点头。我说这就对了,我们是一样的,我们都想家,但是都不能回家。他瞪大了眼睛,你们不值班也不能回家吗?我说是的,我们这栋楼所有的人,所有的大夫和护士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了。他沉默了很久,喃喃自语了一声,你们辛苦了!
说真的,可能是最近感动的人和事情太多,我的泪点变得越发得低,我当时已经模糊的眼睛变得更模糊了。
现在什么重要呢?国家现在处在危难关头,我们不配合谁配合,只有我们互相配合互相信任,服从命令听指挥,才能尽快把这个难关渡过去,你说呢?他听了没再说话,我知道我说到他的心里了。
就是这样,每天查房,几乎每个病人都要说很多很多话,不停地沟通病情,医生理上的病,医心理上的难。在疫情最吃劲的时候,我们越要咬紧牙关不放松,比起我们支援五院和援鄂的兄弟姐妹们,我们做的只是力所能及的一部分,但是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曙光就在前面,有国家有医院领导给我们做后盾,有我们的兄弟姐妹肩并肩心连心,这场战“疫”,我们一定赢!
李果,全科医学科主治医师
在发热门诊的日子里
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使我参加了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的第一线战斗。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我在全科医学科病房下夜班后还没回家,接到医院通知,需要我科派一人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作为曾在感染科工作了10余年的我,三年前,来到了新成立的全科医学科。作为全科的骨干,我立即义不容辞地申请参战。我被分到发热门诊儿科组,成为本组唯一的非儿科医生,深感荣幸,但我也深知责任重大。
当天回到家收拾东西,小儿子见我刚到家又要走,便开始哭闹,我边哄边讲道理:“现在外面有病毒,不是大家都不能出门了吗?妈妈去打败它”“不好,不好”,他仍哭。我突然想起他最近比较痴迷变身,于是告诉他:“外面有怪兽,妈妈变身去打怪兽保护你好不好?”“吼哈,吼哈,妈妈变身奥特曼去打怪兽了!”看到他旋转着变身,我顺势溜出门。楼道里他的哭声渐渐听不到了……,泪水也模糊了我的双眼。
27日下午,我来到儿科发热门诊,接了第一岗班。帽子、口罩、护目镜、防护服、隔离衣、手套、内穿衣、鞋套、洗手、消毒,这就是我变身的装备,发热门诊就是我打怪兽的场地,同事们如我一样,我们共同组装成“奥特曼”。来自各科室、认识的或不认识的医护人员,怀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战胜疫情,保一方百姓平安。虽然面颊上都是勒痕、护目镜时常起雾、手上洗出裂痕,不像“奥特曼”那么潇洒,但我们越坚持越觉得自己就是超人“奥特曼”。
2月8日我开始出现干咳,有些影响睡眠,本以为是空气干燥,可是到了第二天症状没有减轻,并出现咽痛,心理开始有点小恐慌,不会是被传染了吧?反复回忆防护每一步,自己都是严格执行的呀!立即请示医院专家组宋相安主任。宋主任非常重视,当即让我去做了胸部CT。焦急等待结果,原来是虚惊一场!后面几天干咳仍持续,何贵生主任和刘霞主任建议我休息调整。但如果我下了还得有人来补充,“没关系,扛得住!”下班后多喝水,再加上医院领导有力的后勤保障—配送水果和药物,咳嗽逐渐缓解了。
每天的工作是紧张的、危险的,厚厚的防护服影使人呼吸不畅,汗水湿透了衣背。不能喝水,不能去洗手间……。这些还都能克服,最要命的是下班后要隔离,不能回家。家里两个孩子成了我最大的牵挂,只能通过电话与他们交流。
起初几天不敢往家里打电话,怕听见孩子哭,慢慢的儿子适应了,我们可以视频通话,他会说:“妈妈,我想你了。”我笑着告诉他:“妈妈爱你!”大儿子开始上网课,我就视频监督他写作业,当然,只能在我不上班的时候。孩子爸爸是外科医生,也坚持在工作岗位上,不大顾得上孩子。
视频里看着老大写作业,老二唱歌给我听,濮阳市新型冠状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数下降,只是不能见他们,我更觉得坚持的意义。
疫情当前,我们是逆流而上的勇敢者,在发热门诊的战友们,互相保护,互相鼓励。我们的任务是保护大家,也保护了自己的小家,我们出行为战,坚守为战,隔离为战,我们一定会迎来战役的最终胜利。这也注定会成为我的人生经历中一次大的考验。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