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假期过后的第二天正常上班,往年到了这个时候,各大医院迎来节后一拨就诊高峰。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市民春节期间取消了各种聚会活动待在家里,有些人甚至身体不舒服也不敢到医院去看病,担心被传染。
濮阳市眼科医院(市二院)推出七大严密的科学防控措施,保障患者看病放心,让医生治病安心,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措施一 对出入口严防死守,严格排查可疑情形
医院及时发布了《门急诊就诊、住院探视及陪护人员须知》,医院现只开放南门两处入口,每个入口设置预检分诊处,由医护人员24小时执勤排查,并安装了两台红外体温监测仪。
凡是来院人员,预检分诊点的医务人员则会详细询问病史、接触史,测量体温,有效避免了来院市民的无序流动,防止疑似患者进入门诊诊区及住院病区。
大楼出入口设置的预检分诊处
措施二 戴口罩、勤洗手,切断传播途径
戴口罩,是最基本、最有效的防护方法。医院是公共场所,我院也在大力宣传科普疫情防控知识,在入院口安排医护人员,督促每个前来就诊却没戴口罩的人员,及时戴上一次性医用口罩,引导来院市民及时做好手消毒,切断呼吸道、接触传播途径。
措施三 动态监测职工健康,杜绝内部潜伏风险
我院职工300余人,各科室每日汇报到岗人数,自1月10日起,对于有外出史职工,严格居家观察,每天追踪居家隔离人员情况,连续14天无发热,并经新冠肺炎医疗专家组评估合格后,方可返院工作。
医院采取覆盖全员的实时健康状况监控,有效杜绝内部潜伏风险,切实保障广大职工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措施四 层分级分片培训,确保防控及诊疗质控
医院针对全院各部门,包括临床、医技、行政、后勤、保安、保洁等开展分层分级分片培训。特别是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必须经感控、医务、护理等多部门严格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岗位,确保每个上岗的医护人员都要明确最新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熟练掌握个人防护、出现疑似疫情的应急处置、重点场所的消毒、疑似病人的转运处置、新冠肺期间医疗废物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规范。
熟练运用最新诊疗指南,自1月15日发布第一版新冠肺炎诊疗指南以来,不到2周时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已更新至第五版,医院始终与国家指南同步,确保防疫各环节环环相扣、无缝对接。
措施五 成立防控督导组,每日对各科室多次现场督导
医院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下设防控督导组。防控督导组根据国家规定的新冠肺炎诊治防护标准以及相关诊疗规范,医院以严要求、高标准,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医护人员防护到位。对全院的个人防护、清洁消毒、预检分诊等各个流程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与指导,并在每日例会上进行反馈、汇报,做到时时在监督,事事有监督,持续提升防控水平,确保闭环完整,防疫不出疏漏。
措施六 规范病区探视陪护,有效减少人员集聚
在筑牢预检分诊、医院感染管控关卡的同时,针对住院病区的患者,医院采取了周密的防控措施,对住院患者的探视与陪护进行了规范的管理。
在疫情期间,无特殊原因不建议探视,并实行每位患者固定一人陪护;每天对住院患者及家属不少于两次的体温测量;在每个病房门口配备手消液,加强手卫生培训;要求每位患者及家属佩戴口罩,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每天至少两次病房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等。通过一系列防控措施,保障住院患者的安全。
措施七 全院消毒全员防护,肩负市民健康重任
院内工作人员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感控办加强手卫生监督。后勤管理部组织人员开展院内外消毒杀菌工作,对门诊楼、病区、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喷洒消毒液进行每天不少于4次的全面消毒,对诊疗区域增加了通风频次,同时,每日对医疗设备进行规范检查,营造了安全卫生的就诊环境。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