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主题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中接受红色教育,守初心、担使命,11 月 12 日,濮阳市人民医院一行 30人,由副院长刘瑞强带队,前往市主题教育办公室指定的红色教育基地郑板桥纪念馆·“濮参 1 井”参观学习。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大家一下车便被悦耳的解说声所吸引,纷然而至纪念馆大门。
郑板桥,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长期在河南范县、山东潍县担任知县。他重视农桑、赈济灾民,案无留牍、室无贿赂、清正廉明,深得百姓拥戴,其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曾被国家三代领导人在谈及民生民意时引用,成为千古流传的爱民为民的心声。
1975 年 9 月 7 日,“濮参 1 井”位于濮阳县户部寨小濮
州村西 400 米,是中原油田第一眼喷油井,从而揭开了会战中原油田的序幕,继而诞生了石油化工新城——濮阳市。油田先辈们住帐篷,吃窝头,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让油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跻身全国大型油气田行列。一件件物品、一张张照片、一份份资料,让参观者瞬间穿越回油田创 业初期情景,零距离感受到中原油田 40 多年的光辉历史。
走出展馆,大家参观学习的兴趣意犹未尽,不约而同地走向“濮参 1 井”。
夜幕降临,刘瑞强副院长深情地对大家说:今天的红色教育贯穿古今,郑板桥纪念馆让我们穿越时空,好似看到了卧在衙门书斋里静听竹叶沙沙的县令郑板桥,为百姓呼饥号苦的叹息声、饥民的呻吟声,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跃然纸上,撼动心田.....
站在这里,我们似乎听到当年井喷时油田人激动的心跳和浴血奋战的振奋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歌颂他们的丰功伟绩,以他们为榜样,牢记初心使命,把学习转化成服务患者、服务职工、服务学员的具体行动,坚定信仰,埋头苦干,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聚起奋进新时代、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走好医院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出彩中原、健康濮阳贡献力量。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