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油田一线广大职工身体健康,8月9日,濮阳油田总医院(以下简称“油田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周瑶军应邀走进油田文卫采油厂采油管理四区,开展热射病预防科普活动,帮助大家在高温作业中科学规避风险、筑牢健康防护屏障。
今年进入夏季以来,我国多地持续高温,油田一线作业区域因设备运行、露天环境等因素,局部温度往往高于外界,这为一线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热射病作为高温环境下最严重的急性疾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危害大的特点,若预防不当或处置不及时,可能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培训中,周瑶军围绕热射病的概念、分型、高危因素及现场急救方法展开讲解。活动最后,周瑶军还针对大家的体检报告结果进行解读,帮助广大一线职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为后续工作与生活提供科学指引。从科普环节的积极反馈到报告解读时的满意评价,他深切感受到一线职工对健康关怀的迫切需求,也更加明确了健康服务工作的意义。
今后,油田总医院将持续聚焦广大职工健康需求,不断完善健康服务举措,为油田一线职工的职业健康保驾护航。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属于医学急症!它意味着身体的体温调节系统完全崩溃,核心体温飙升(通常>40°C),并伴随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意识模糊、抽搐、昏迷)。若不及时有效救治,死亡率极高(可能超过50%),即使幸存,也可能留下严重的脑、肝、肾、凝血等多器官功能障碍后遗症。
热射病的分型及高危因素:
经典型热射病:多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如年老体弱者、儿童)、伴有基础疾病者(如精神障碍、脑出血后遗症等)及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如环卫工人、交警、封闭车厢中的儿童)等。
劳力型热射病:多见于既往健康的年轻人,如参训指战员、消防员、运动员、建筑工人等。劳力型热射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体力劳动前存在急性疾病症状(如感冒发热、腹泻等);体能与训练强度不匹配;睡眠不足;脱水;超重或肥胖;缺乏热习服(指未在相同热环境下进行适应训练,无法适应热环境下的运动强度)。此外,环境因素也至关重要:热指数(即高温时结合相对湿度后的体感温度)大于33时易发生中暑,大于40时易发生热射病,大于51时则极易发生热射病。
热射病现场处置六步法:
1.立即脱离热环境;
2.快速测量体温;
3.积极有效降温;
4.快速液体复苏;
5.气道保护与氧疗;
6.控制抽搐。
虽然热射病凶险,但是只要大家早发现、早降温、早送医,就能大幅降低风险。高温天气里,多一份警惕,就多一份安全!㉔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