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
今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这一宣传主题,旨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减少同病毒性肝炎有一定联系的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及其导致的死亡,推动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目标,为“健康中国2030”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7月28日-29日,为提高公众对肝炎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减轻肝炎疾病带来的负担、切实守护广大群众肝脏健康,濮阳油田总医院消化内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侯鹏飞主任的精心组织下,在门诊大厅开展为期两天的“世界肝炎日”义诊,以专业诊疗与暖心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肝脏健康服务。
细心指导
用心呵护
在义诊现场,该院消化内科10余名医护人员早早做好准备,整齐摆放的宣传展板、分类齐全的健康手册与井然有序的诊疗设备,让整个活动现场气氛既专业又温馨。该院医护人员分工明确,他们耐心细致地接待每一位前来咨询的群众:有的围在咨询台前,认真倾听市民关于腹痛、乏力、黄疸等症状的描述,结合既往病史给出针对性的诊疗建议;有的手持血压仪,为排队市民逐一测量血压,一边操作一边叮嘱“您这血压有点偏高,平时要注意低盐饮食,定期监测”;还有的医护人员穿梭在人群中,向大家发放肝脏健康科普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肝炎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以及规范治疗的重要性。
此次义诊,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健康服务,更有效普及了肝炎防治知识。濮阳油田总医院消化内科将持续关注广大群众肝脏健康需求,通过更多形式的健康宣教与诊疗服务,为守护广大群众健康贡献力量。
肝炎健康知识小贴士
肝炎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多数病毒性肝炎在感染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发病过程隐匿,容易被忽视。当人们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腹痛、黄疸等症状时,往往已不是早期。
肝脏健康的威胁主要来自两大方向: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五种类型。其中,乙肝对我国国民健康危害最大,乙肝患者数量占据我国所有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近80%。
非病毒性肝炎则包括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炎等。其中,脂肪肝已超越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
乙肝最大的威胁在于,慢性乙肝很难自愈。乙肝病毒持续复制会长期损害肝细胞,若不及时治疗,会悄然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死亡三部曲”。
防护指南:肝炎防控的关键在于“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九字方针。
疫苗接种是第一道防线。我国通过为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已使新增感染率下降90%。然而,很多人误以为乙肝疫苗是终身“护身符”,实际上其保护期虽然超过30年以上但是并非终身有效。对于高危人群,如乙肝患者家属、医务人员等,建议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当抗体水平低于每毫升10单位时,需尽快补种疫苗。
切断传播途径同样重要:
避免被输入或注入不正规的血液制品;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聚餐使用公筷;确保饮食卫生,特别是食用贝类时务必将贝类彻底煮熟。
定期筛查不可少,有乙肝家族史、长期饮酒、肥胖等高危因素者,每年应进行一次肝功能与肝脏超声检查。专家建议,成年人一生至少进行一次“乙肝两对半”检测。“社会共治 消除肝炎”,让我们行动起来吧。㉔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