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尤其是中性粒细胞下降)是常见副作用,可能引发严重感染甚至败血症。当白细胞<2.0×10⁹/L时,感染风险显著升高,表现为发热、乏力、口腔溃疡等症状,可能影响后续化疗计划。
居家护理5大核心策略
1. 预防感染:筑起“安全屏障”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数次,避免长时间待在封闭环境中。
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医院、商场等。
戴口罩,特别是在外出或接触他人时,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
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饭后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口,以减少口腔感染的风险。
保持皮肤清洁,特别是肛周和会阴部,避免皮肤破损,减少感染风险。
2. 营养支持:吃出免疫力
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如瘦肉、鱼类、鸡蛋、奶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增强免疫力。
避免生冷、油腻、刺激性饮食,尽量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鼓励多饮水,建议每日饮水量达到1500-1700ml,保持身体水分充足,以帮助排毒和维持体内环境稳定。
3. 药物干预:科学使用升白药物
口服药物:医生可能开具地榆升白片、利可君片等,需遵医嘱定时服用。
升白针(G-CSF)
长效升白针:化疗后24-48小时注射,保护1个治疗周期,需冷藏保存。
短效升白针:白细胞下降时临时使用,注射后可能出现骨痛,可口服止痛药缓解。
4. 严密监测:早发现早干预
血常规复查:遵医嘱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解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变化情况。
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感染加重。
5. 心理与生活管理:身心同护
情绪调节: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焦虑,家属多陪伴鼓励,避免过度担忧。
适度活动: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科学护理,重燃生命活力
白细胞降低是化疗的“暂时挑战”,而非“不可逾越的障碍”。通过居家防护、营养强化、规范用药和心理支持,患者能有效降低风险,安心度过治疗期。若出现严重感染迹象(如高热不退、寒战等),请立即就医。㉔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