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濮阳油田总医院胃肠外科,有这样一群医护工作者,他们以专业为盾,以爱心为甲,默默守护着患者的胃肠健康。我是一名在胃肠外科工作了10年的护士,每天在病房中忙碌穿梭,接待新入患者、准备手术、接手术、为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以及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等,这些都是我的日常工作。
提升服务质量
为增强安全意识、防范护理风险、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我们胃肠外科坚持SBAR交班制,助力责任护士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患者病情动态。在胡洪伟护士长的带领下,护士每班进行床旁交接,全力确保患者安全。每位护士都凭借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守护着患者的胃肠健康。
一个夜班,一位从范县医院急诊转入的老年男性患者,入院时已处于休克状态。作为值班护士,我迅速为患者办理入院、补液、抽血、做心电图,同时安慰患者家属。值班医生张蒙召面对80多岁、基础疾病较多的老人,凭借丰富经验,看过CT后当机立断决定手术,迅速联系手术室和麻醉医生,不到半小时患者就被推入手术室,手术成功,患者转危为安。这就是胃肠外科的速度,那一刻,作为胃肠外科的一员,我心中满是骄傲与自豪,而这也只是我们工作的一个缩影。我们科是全院护理工作强度最大的科室之一,工作忙碌不停,但我们的服务常获患者夸赞,凝聚力让我们成为有温度的团队,此次手术的成功,考验的不仅是胃肠外科,更是整个医院的能力与实力。
没轮转到胃肠外科时,我曾看到胃肠外科护士掂着造口箱满楼道跑,自己接触造瘘时满心抵触。第一次为患者更换造瘘袋,面对患者周围皮肤的粪水性皮炎和袢式造瘘口,我不知所措,好在胡洪伟护士长现场指导。清理好患者造瘘口周围皮肤后,护士长亲自将造瘘袋剪到合适大小,徒手为患者贴好,毫不嫌弃周围粪水。此事让我对更换造瘘口有了全新认识,不再抵触。我们科不定期举办造口知识宣讲会,通过宣教让患者及家属全新认识造口,手把手教会家属更换造口袋及处理皮肤问题,还建立造口群及时解决患者问题。为给患者提供便利,科里出院患者家属若不会更换造瘘袋来到病房,胡洪伟护士长总会第一时间安排专业护士指导并更换,这正是人文护理的体现。
记得有位术后患者,家属到护士站说患者排小便后蹲在地上起不来。我赶忙跑去,不顾满地尿液,检查患者无大碍后想抱患者起来,无奈阿姨很胖。会诊回来的冯义康医生听到声音跑到病房,一把将患者抱到床上,事后阿姨和家属多次致谢。在我们病房,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只要患者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定会首当其冲,将患者安全放在首位。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攀升,低位直肠癌约占直肠癌的70%,以往治疗常将直肠和肛门“一刀切”并在腹壁造瘘,患者术后痛苦,难以有“体面的生活”。为此,杨西鹏和马廷午两位主任常反复讨论术式,只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科里,常听到李旭忠大夫说“我们不收,病人怎么办,谁收他啊”,杨关印大夫说“我们得救他的命啊,不做怎么办”,这些话语中尽显医生的医德仁心。
这些故事中展现了胃肠外科强大的团队凝聚力,每个人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作为护理人员,虽然我见过凌晨的月光,但是更爱下夜班出病房楼时晨起的那缕阳光,仿佛象征着新的开始。我将继续带着院训“崇德,求精,仁爱,和谐”,做一名有理想、有信念、有温度的护理人。㉔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