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时间永远紧绷在紧急刻度,早产儿救治始终是与时间竞速的生命保卫战。近日,濮阳油田总医院(以下简称“油田总医院”)NICU团队凭借精湛医术成功为一名27周出生的早产儿进行气管镜检查,为这一脆弱小生命筑牢健康防线。
这名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960克,各器官如萌芽幼苗般稚嫩脆弱,呼吸系统更是亟待完善的“半成品”。该患儿出生后呼吸严重困难,其每一次微弱的呼吸都紧紧牵动着医护人员与家人的心。
经油田总医院NICU团队积极采取有创呼吸机支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促肺成熟等治疗,该患儿呼吸功能渐趋成熟,但该患儿出生50天后仍无法撤离无创呼吸机。经严谨评估讨论,该院NICU团队决定实施电子气管镜检查以明确病因、精准施治。此时,该患儿体重仅1.7公斤,其气道狭小不足成人十分之一而且管壁薄如蝉翼。操作空间极窄,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气道穿孔、大出血等致命并发症。而且,该早产儿心肺功能脆弱,任何刺激都可能致生命体征骤变,对手术精准度与稳定性要求近乎严苛。然而,在油田总医院儿科主任陈秋芳、副主任刘雪杰带领下,该科室开展儿童气管镜诊疗技术已两年有余,为上百位呼吸窘迫、气道异物梗阻及肺部感染等疑难患儿精准施治,积累了扎实理论与丰富经验。该科室医生对早产儿气道解剖结构烂熟于心,精准规划手术路径,为手术成功筑牢根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手术当天,该院监护室医护人员眼神坚定自信。大家有条不紊准备器械,每件工具都经精心调试。责任护士全神贯注监测生命体征,既保障手术顺利,又严阵以待严防出现意外情况。
手术启动后,油田总医院副主任医师谢金英持外径2.8毫米、治疗孔道1.2毫米的超纤细电子支气管镜,在高分辨率成像系统辅助下沿该患儿气道缓缓深入。成像系统实时清晰呈现气道内景,当镜体抵达该患儿右侧肺下叶支气管时,“罪魁祸首”——大量黏稠分泌物显露。刘晓丽护士迅速启用具备智能压力感应与精准流量控制的肺泡灌洗装置,该装置依气道情况自动调节灌洗液压力与流量,确保在清除分泌物同时不损伤脆弱气道。随着灌洗液有序进出,分泌物逐渐清除。最终,这次气管镜检查顺利完成,成功锁定患儿呼吸窘迫的关键病因,并依灌洗液病原学检查结果实施精准治疗。经后续精心医护,该患儿呼吸状况改善、生命体征平稳,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此次气管镜检查的成功实施,不仅彰显油田总医院气管镜技术在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的巨大潜力,更展示出该院NICU团队精湛医术与勇于挑战的精神。他们以对新技术的娴熟掌握与不懈探索,为一个幼小生命开辟生命通道,再次印证医学的无限可能。该院NICU医护人员用智慧与双手为脆弱早产儿点亮希望之光,在守护生命征途上持续书写生命奇迹!㉔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