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是“世界听力日”,也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世界听力日”的主题是“改变思维模式:增强自身能力,实现人人享有耳和听力保健!”今年,我国“全国爱耳日”的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
今年3月3日,为广泛宣传听力健康知识、增强全民爱耳护耳意识,濮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在东院区门诊一楼大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爱耳护听”健康义诊活动。
虽然当天气温较低,但是活动现场依旧人头攒动。该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舒卫宁带领医护专家团队与现场群众面对面交流,认真进行免费电耳镜检查,耐心、专业地解答患者的每一个问题,并结合具体病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他们还指导大家如何养成科学用耳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活动现场,该院医护人员向群众发放各种精心制作的健康教育资料,内容涵盖耳科疾病的预防、听力日常保健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听力健康的重要性及科学保健方法。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义诊活动,不仅学到很多听力健康知识,还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今后,市人民医院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咨询和义诊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全面、贴心的诊疗服务。
【护耳小知识科普】
“全国爱耳日”的设立初衷:科普耳聋危害、了解致聋原因,加强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增强全民爱耳意识,降低耳聋的发生率,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哪些习惯会损伤耳朵
1.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应该严格遵循“60-60”原则,建议播放音量不超过整体音量的60%,每次使用耳机时间不超过60分钟,间隔60分钟需要休息一下。此外,尽量不要在嘈杂的环境下佩戴耳机,而应适当降低耳机音量。头戴式耳机比入耳式耳机的伤害小,可以优先选择。
2.不要过多掏耳朵。耳朵本身具有自洁功能,耳道内的耳屎会通过咀嚼、张嘴等方式自行排出。频繁掏耳朵可能会损伤耳道皮肤,从而引发外耳道炎症。
3.远离噪声环境。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间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声,会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急剧减退。因此,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
4.科学合理使用药物。抗生素有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甚至耳聋,在使用药物时请谨遵医嘱。
5.注意擤鼻涕方式。擤鼻涕需要两个鼻孔交替进行,切记不要同时进行。这样可以避免鼻腔内压力突然增加,减少对咽鼓管的影响,从而保护耳朵健康。
6.保持健康的作息和情绪。不健康的生活作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紧张的情绪会导致血管收缩,容易出现听力损伤。不熬夜、放松情绪,多吃富含维生素、锌、铁、钙的食物,有利于扩张血管改善内耳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7.防止水进入耳道。在游泳、洗澡、洗头时,要尽量避免让耳朵进水引发炎症。如果不慎进水,应该让耳朵朝下空空水,用纸巾或棉棒轻轻擦拭干净。
8.避免击打头部和耳部。击打可能会导致听力损伤,手掌拍打耳朵还可能会导致鼓膜破裂,因此日常应避免此类伤害。
耳部的其他注意事项
1.定期做听力检查。建议大家定期做听力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听力问题并进行干预,减少听力损伤对自身的伤害。
2.及时就医。如果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应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
3.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激动及劳累,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预防药物性耳聋。
4.关注高风险人群,对于有家族性耳聋病史者、曾有过其他耳病史(如中耳炎、梅尼埃病)、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患有慢性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的人群,应特别关注自己的听力健康。
大家平时应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避免因不良习惯导致耳部不适。多多了解保护耳朵的小知识,生活中出现耳部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㉔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