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龙都健康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从770克到5140克的生命奇迹!
——记濮阳油田总医院对NICU25周早产儿111个昼夜的生死守护

作者:李艳飞   文章来源:濮阳油田总医院(原创)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2-28 16:55:02   

当春天的阳光悄然洒落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窗台上,晨曦轻柔地唤醒暖箱中沉睡的婴儿,25周就提前出生的小石头(化名)在保温箱中度过人生最初的111天。终于,他摆脱了周身的医疗管线,裹着绣有卡通图案的出院襁褓迎来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首次躺在父母温暖而坚实的怀抱中。

时光回溯至2024年国庆小长假期间,怀孕24周的王女士突然感到似乎羊水已破,于是马上赶到濮阳油田总医院产科接受检查。尽管王女士接受保胎治疗,她的孩子还是急切来到这个世界,仅25周大,体重仅770克。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本应承载着家庭的喜悦与希望,然而他却过早地“弯道超车”提前降临人世。孩子的父亲,在签署放弃治疗告知书后,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仅仅只有770克重的孩子,轻得仿佛一簇随时可能熄灭的火苗。孩子蜷缩在父亲掌心,发出两声微弱的啼哭声,这声音顿时击溃了父亲理智的防线:“救!必须救!”他立刻将孩子送入被誉为“生命方舟”的NICU。

小石头出生时,体型仅成人巴掌大小,四肢细如成人手指,全身皮肤薄如果冻,血管隐约可见,心跳微弱,生命岌岌可危。该院NICU主任刘雪杰高度重视,立即赶到病房,组织开展紧张而有序的救治工作。该院主治医生李亚利迅速对小石头进行保暖、气管插管及有效复苏。在该院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小石头的呼吸、循环、静脉营养等支持治疗在出生后的“黄金1小时”内全部完成。体重低于1000克的新生儿,在医学上被定义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胎龄低于28周的新生儿,则被定义为超早产儿(EPI)。根据国内一份多中心临床报告,胎龄在24周至27周的EPI存活率仅仅只有60.4%-61.9%。刘雪杰指出,这类超早产儿的各个器官发育极不成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感染防控、肠内外营养等均是他们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些难关不仅需要个体化对待,而且每一步都潜藏着致命危险。这个孩子的父亲在病情沟通中多次坚定地告诉医生:“请尽全力救治,我们全力配合!”正是这份来自孩子父母坚定不移的信任,为宝宝和全科医护人员提供强大的支持,他们希望这个脆弱的生命能够克服重重困难顽强地存活下来。因此,他们亲切地称呼这个宝宝为小石头。

1.png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又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托儿所”。自小石头出生的那一刻起,新生儿科的医护团队便陪伴着这个胎龄很小的超早产儿,同“死神”进行赛跑。在刘雪杰带领下,该院医护团队经过全面评估,采取精细化诊疗与护理策略,以精湛技术帮助小石头度过最初的危险期。一系列措施,如保暖、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调节呼吸机参数、脐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路、启动肺保护、脑保护等,紧张有序地进行。小石头在惊险中度过生命最初的两周,得以存活下来。

在治疗过程中,该院医护人员严格管理体温、呼吸道、液体,精确计算药物剂量和失血量……这些都成了他们每班工作的日常。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营养关……在经历三次气管插管后的第21天,小石头成功克服重重困难、顺利撤机。

对于超低体重儿的治疗及护理必须严格谨慎,任何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危及早产宝宝的生命。该院NICU护理团队根据治疗情况,由护理骨干组成“一对一”特护团队,对小石头进行24小时专人护理。由于小石头的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护士们采取精细化喂养方式,奶量从每次0.5ml逐渐增加至1ml、2ml……帮助小石头逐渐渡过喂养关。病情稳定后,为让小石头和妈妈互相适应、让其父母掌握科学照顾早产宝宝的护理技能,该院护理团队开展了“家庭参与式照护”,让小石头的妈妈住进新生儿家庭病房中学习照顾小石头,有效缓解出院后家庭护理的紧张和焦虑。这位胎龄仅25周,出生体重770克的超早产儿,在该院NICU医护团队的科学救治与温情守护下,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以各项发育指标达标的优异成绩正式出院,同时也刷新了该院NICU成功救治最小胎龄早产儿的记录。

4.png

如今,小石头的暖箱已经迎来新住客,床头的监护仪仍在低吟着希望的长诗,新的生命故事即将在这里续写。该院NICU的医护人员依然在那些精密仪器与温暖掌心之间寻找着平衡点,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心跳和呼吸的数字,更是对抗生命脆弱性的勇气与智慧。那些被精确到微克的营养方案、被校正至毫米汞柱的呼吸机参数,最终化作勇往直前的力量,创造出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唱响一首首生命的胜利之歌!㉔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