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龙都健康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肌”情澎湃 “肌”不可失——横纹肌溶解症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4-12-23 16:13:40   

前一段时间连续遇到两位“横纹肌溶解”的患者前来问诊,他们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一位是健身房骑行单车之后发病、一位是健身房撸铁之后发病,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肌肉酸痛、无力、茶色尿或者酱油色尿,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呢?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横纹肌?  

我们人体肌肉根据组织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从形态上分为横纹肌和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都属于横纹肌的类型。骨骼肌约占体重的40%,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多数附着于骨骼,主要存在于躯干和四肢,可随人的意志而收缩,又称随意肌。肌肉组织由众多肌纤维束构成,肌纤维束又包含众多肌纤维(肌细胞),肌纤维的胞浆内有许多与肌纤维长轴平行的肌原纤维,每条肌原纤维由更细的粗丝与细丝组成,粗丝、细丝在肌原纤维内呈平行、规则的排列,因此在显微镜下呈现非常一致的明暗相间的横纹,故而称为横纹肌。  

1.png

二、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由于肌肉损伤引起横纹肌细胞破坏和崩解,导致包括肌酸激酶、肌红蛋白、乳酸脱氢酶及电解质等细胞内的成分进入细胞外液及血循环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临床无症状的肌酸激酶升高及危及生命的肌酸激酶极度升高、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和急性肾损伤。10%~60%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可发生急性肾损伤。  

2.png

三、横纹肌溶解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横纹肌溶解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原因有过量运动、肌肉挤压伤、缺血、代谢紊乱、高热、药物毒物、感染等。  

  1. 过度运动。强度过高的训练,或平常没运动,突然参加全程马拉松,长时间过度使用肌肉,造成肌肉疲劳,如果再加上没有补充适当的水分,导致热衰竭,都可以导致正常肌肉细胞代谢过度。  

3.png

2.肌肉损伤。肌肉受到严重伤害、强力撞击或长时间遭到挤压,如地震、爆炸、建筑物倒塌等灾害中的伤员。  

3.药物和毒物的作用。比如过量食用经过洗虾粉清洗过的小龙虾、毒蘑菇、过量饮酒、毒蛇咬伤、减肥药、他汀类降血脂药或者未遵医嘱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造成的药物中毒等。  

4.png

4.病毒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以及严重的细菌感染也有机会引起横纹肌溶解。  

5.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和低磷血症。  

6.内分泌疾病。代谢不正常也会造成横纹肌溶解症,常见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血糖高渗状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能会导致横纹肌溶解。  

四、横纹肌溶解有哪些临床表现?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典型的“三联征”:肌肉疼痛、肌无力、浓茶色或酱油色尿。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发热、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横纹肌溶解患者的肝损伤发生率可达到25%。此外,显著肌坏死导致严重高钾血症时可能会发生心律失常且伴有心搏骤停风险。晚期并发症包括还急性肾衰竭、骨筋膜室综合征以及罕见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5.png

五、横纹肌溶解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1.肌酸激酶:最常见的包括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浓度升高(>5倍正常上限或>1000IU/L),CK>1000IU/L,提示出现了肌肉损伤;CK>20000IU/L,可出现肌红蛋白尿。另外,出现横纹肌溶解后,反应肌肉损伤的血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2.肌红蛋白血症及肌红蛋白尿:当肌肉损伤时,大量肌红蛋白释放入血,血浆中可检测出肌红蛋白,称为肌红蛋白血症。当肌红蛋白经肾小球滤过至尿中时,尿液可变为深红棕色,称为肌红蛋白尿。  

6.png

3.肝功能检测尤其是AST和ALT,以评估有无肝功能受损,但AST和ALT均有可能是从溶解的横纹肌中释放。  

肾功能及电解质: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时,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升高,肌酐升高尤为显著,并可出现血钾、血磷升高,血钙降低。  

4.血尿常规:部分患者出现血白细胞增高,贫血或血小板减低;尿潜血多为阳性,可出现色素管型,新发尿蛋白阳性则提示出现了肾小管损伤。  

7.png

5.凝血功能以评估有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6.动脉血气检测代谢性酸中毒。  

六、横纹肌溶解如何治疗?  

1.去除病因:如停止剧烈运动、停用导致横纹肌溶解的药物等。  

2.液体治疗:患者需要大量饮水以促进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的排出,同时需要静脉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碱化尿液: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碳酸氢盐药物,使尿液碱化,以减少对肾小管的损伤。  

4.透析治疗:对于严重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可能需要透析治疗以清除血液中的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  

5.对症治疗:针对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止痛药、止吐药等。  

七、如何避免发生横纹肌溶解?

1.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从小运动量开始,并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强度,避免长时间高强度运动。训练过程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  

2.忌高温高湿环境锻炼,应注意保持通风,避免高温下持续作业,一旦中暑及时降温处理。  

3.服用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的药物时,特别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时更应注意,需要定期到医院监测相关指标。  

4.避免酗酒,防止意外。  

5.注意控制血糖和甲状腺功能,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6.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检查和预防性治疗。  

7.一旦出现乏力、肌肉酸痛、尿色改变、尿量减少等,尽早就医。  

总体来讲,横纹肌溶解的预后较好,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可以完全康复。若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肾脏损伤等严重后果。因此,早期识别病症和积极治疗是关键。  

濮阳市人民医院 王付玉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