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前庭”?
“前庭”器官是耳部的一个结构,是人类体内精密而且复杂的一套平衡调节系统,是人体在空间的定向和平衡,主要通过视觉、本体觉、前庭觉共同合作,并在大脑皮层的统一协调下,维持运动时眼睛和身体的平衡。
简而言之,“前庭”就是图片中的那三个半规管,还包括椭圆囊和球囊,三者共同构成前庭器官。三个半规管的位置与我们的三维坐标轴是有对应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不难想出,它与我们的平衡功能相关。
什么是“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是对眩晕、平衡障碍疾病进行临床评估的重要方法,是为了明确前庭神经系统是否异常,明确引起眩晕的病变是在中枢还是外周,以及病变位于身体的哪一侧,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前庭功能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视频眼震电图检查(其中又分别包含凝视、扫视、跟踪、视动、位置试验等),双温(冷热)试验检查,旋转试验检查,摇头试验检查,视频头脉冲试验检查,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等。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评估三个半规管、椭圆囊、球囊等器官的功能,从而判断病变的部位以及病变的性质。
哪些情况需要进行前庭功能检查?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前庭神经炎、伴眩晕的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前庭阵发症、以孤立性眩晕为症状的脑卒中、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的眩晕、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焦虑抑郁引起的头晕或眩晕、双侧前庭病、老年性前庭病、平衡障碍与倾倒等疾病。
前庭功能检查项目包括:
1.自发眼震试验:自发性眼震对确定前庭外周系统是否异常有价值。
2.凝视试验:用于检查中枢神经是否存在损伤。
3.扫视试验:用于检查和评价视眼动系统的快速眼动功能及视眼动系统对一定视觉目标的定位能力。
4.平稳跟踪试验:检查受检者自主慢速平稳眼动功能(跟踪连续慢速运动视觉目标的能力)。
5.位置性试验:检查受检者头体位相对于重力发生变化时或处于特定位置时是否发生眼震。可判断是否为耳石症,或记录其他疾病位置性眼震。
6.温度试验:观察双侧前庭(水平半规管)对温度刺激反应,评估比较双侧水平半规管功能。
温馨提示
不是每一个患者都要将所有的前庭检查项目全部做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
前庭功能检查需要注意什么?
检查前
1.空腹。前庭功能检查的大部分项目属于诱发性检查,也就是通过给予前庭末端感受器适当的刺激(旋转、变温、变位、声音等)诱发前庭反应,根据前庭反应(主要是眼震)的强弱、有无或特征对前庭功能进行评定。因部分眩晕患者的前庭器官在发病后呈敏感状态,检测时可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或呕吐,以免检测中发生恶心、呕吐、误吸、窒息等,干扰或影响检测。
2.检测前24小时内不要使用中枢兴奋或抑制类药物,如安定、乘晕宁、异丙嗪等,有些食物比如酒精、咖啡、浓茶也应避开。
3.为减少干扰,建议不要涂眼影、戴假睫毛,不要戴美瞳。
4.中耳炎急性发作期、鼓膜大穿孔、耵聍堵塞患者不适合双温试验。
5.冠心病、严重高血压、心脏功能不全者慎查,年长者或眩晕严重者最好有家属陪伴。
为了清楚观察眼震方向与强弱,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尽量睁大眼睛,并尽量配合不要频繁眨眼或者闭眼。
检查结束之后,等待报告过程中患者不要急于离开检查室。可以适当休息、以免发生跌倒,眩晕非常严重或衰弱、一般状况较差的患者需家属陪同。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