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龙都健康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市三院:关爱口腔 从清洁口腔做起

作者:谢佳典  文章来源: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3-21 16:46:07   

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世界牙科联盟(FDI)将以“健康口腔,健康体魄”为主题发起一场为期3年(2024-2026)的宣传活动,重点关注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联系,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和鼓励人们关注口腔健康。

1-1.png

今年“世界口腔健康日”的宣传标语是“从每天刷牙到定期口腔检查,每一步都很重要,让我们一起把口腔健康放在首位、关注‘世界口腔健康日’。”

让我们来看看,在我们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清洁口腔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关注哪些口腔健康的知识。

婴幼儿:清洁口腔  从孩子出生开始

孩子自出生后,家长应用软纱布每天擦洗口腔一次,这样既有助于孩子清洁口腔、养成清洁口腔的好习惯、未来不容易排斥刷牙,又能帮助家长及时关注孩子口腔状况。

待牙齿萌出后,家长应改用手指缠纱布、指套或小头牙刷每天为孩子刷牙2次。两岁大的幼儿自主意识增强会要求自己刷牙,但因为操作能力有限,往往刷牙效果不佳。家长不仅要指导孩子独立刷牙,还需要在小孩刷完后再帮其彻底清洁一次。另外,家长要培养孩子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的习惯。很多孩子牙齿龋坏往往是因为睡前进食或多吃糖不刷牙引起。

1-2.png

青少年儿童:预防龋齿  口腔健康从小保持

1.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选择合适的牙刷,一般每三个月更换一次,若出现牙刷毛变形外翻,要及时更换,做到一人一刷一口杯。

2.学习使用牙线清洁牙齿缝隙。可选择牙线架或卷轴型牙线,使牙线拉锯式进入两颗牙齿之间的缝隙,紧贴一侧牙面呈“C”字形包绕牙齿,上下刮擦牙面,再以同样方法清洁另一侧牙面。建议每天使用牙线,尤其是睡前要清洁牙齿缝隙。

3.健康饮食、限糖减酸。青少年应少吃含糖食品、少喝碳酸饮料、控制进糖总量、减少吃糖次数及糖在口腔停留的时间、睡前清洁口腔后不再进食。

4.为适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预防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不产生创伤、不引起疼痛。这种方法通过使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细菌不易存留,从而预防窝沟龋。建议11-13岁可进行第二恒磨牙的窝沟封闭。

5.每天使用含氟牙膏、定期涂氟。青少年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还可以每半年到医院接受一次牙齿涂氟,预防龋病。

1-4.png

成年人:口腔健康也有“中年危机”

除了龋病,牙周病是造成牙齿缺失的第二大疾病。人到中老年,牙周病造成牙齿缺失的占比逐渐增大,如何有效预防牙周疾病、避免口腔健康的“中年危机”呢?

1.使用水平颤动拂刷法有效刷牙(又称“巴氏刷牙法”)。刷牙是日常生活中控制牙面菌斑最为有效和便捷的方法,推荐使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家清洁牙面的细菌、保证牙齿和牙龈的健康。

2.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遵循“一日2次,一次2-3分钟”的原则,早晚刷牙并配合牙线或牙间隙刷的使用,清除牙间隙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晚上睡前刷牙比早上更为重要,同时饭后要漱口。

3.每年至少洁治一次。牙结石是牙齿表面细菌的钙化物,无法通过普通的刷牙、漱口清除,提倡至少每年在专业的口腔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口腔洁治。

4.戒烟、限酒、拒槟榔。烟酒会刺激口腔黏膜、大大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槟榔中的槟榔碱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一级致癌物,它会可使口腔黏膜逐渐变硬、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

老年人:老掉牙可以早防早治

想避免“老掉牙”,要重视牙周疾病的防治。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牙周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牙菌斑和牙石。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提倡使用牙线、牙间隙刷。刷牙方法要正确、牙膏选用要恰当。此外,平时可以咀嚼粗糙、富有纤维的食物,有利于口腔健康。

2.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老年人应每半年或一年到医院洁牙一次,进行全面的口腔健康检查。

3.出现问题及时就医。如果出现龋齿、牙齿疼痛、牙齿炎症、牙齿缺失、假牙不适等症状,应尽早去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就诊。轻度的牙齿松动可以通过牙周治疗来保留牙齿,如果牙齿无法保留或者已经脱落,应及时修复缺牙。

4.增强全身抗病能力。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生活中,要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健康口腔、健康体魄。关爱口腔健康,从清洁口腔做起,让我们一起重视口腔健康,拥有一口好牙才能咀嚼美味人生。

1-5.png




责任编辑:张思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