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司匹林、他汀不能长期吃吗?
答:阿司匹林、他汀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治疗的基础药物,应长期不间断服药(除出现严重副作用)。阿司匹林常见副作用是出血,包括皮肤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眼底出血等,严重出血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减量或停用。他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肌痛、肌酸激酶升高、肝功能异常等,这些症状多在开始服药时出现,患者在服用药物时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肌酸激酶等。
2.“腔隙性脑梗”就是脑梗死吗?
答:临床上提到的“脑梗死”通常指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而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的一类疾病;而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影像概念,约占卒中的15%-至25%。脑梗发生在大脑深部白质、基底节或脑桥的小梗死(直径2-20mm),是由于供应大脑皮层下区域的单个小穿通动脉闭塞所致。若出现在非功能区,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见,在高危老年受试者中的患病率约为53%,在健康老年受试者中占41%。当患者及其家人发现腔隙性脑梗死时不要过于恐慌,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以及目前吸烟的人发生腔隙性卒中的风险较高,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并进行定期随访就可以有效避免该病症。
3.手指麻、脚趾麻就是脑梗了吗?
答: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分“左部战区”和“右部战区”。脑梗发生后,通常出现症状是一侧肢体如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左侧偏盲,很少表现为局部麻木、无力,手指、脚趾、口周这些部位属于神经末端,多为周围神经问题所致,一般不是脑卒中症状。
4.出现卒中症状需立即服用阿司匹林吗?
答:卒中包括出血性卒中及缺血性卒中,阿司匹林只适用于缺血性卒中。对于出血性卒中,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血肿进一步扩大。所以在出现症状后需要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应药物。
5.出现卒中症状后发现高血压需要立即服用降压药吗?
答:发生出血性卒中时,因颅内压增高及应激的因素,可能会出现血压比平时高的现象,所以及时服用降压药物是可以的。在缺血性卒中时,如果存在血管狭窄引起低灌注,机体会代偿性出现高血压以保证脑组织血液供应,这时给予降压药物就有可能导致症状加重。因此需要在明确高血压原因后酌情给予降压药物。
6.卒中发生后给予治疗症状就不会加重吗?
答:大部分卒中经过积极治疗后症状会逐渐稳定,部分患者还能逐渐改善。一些患者会出现“进展性卒中”“血肿扩大”等情况,从而导致症状进行性加重。
7.经常运动就不会患卒中吗?
答: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确实是卒中的保护因素,可以有效减少卒中的发生。有几种情况需要注意,如大量运动、出汗多、饮水少导致血容量不足,很容易引起低灌注而诱发卒中。一些剧烈运动,如迅速蹲起运动、撞树等,蹲起可能引起脑灌注压过山车式上升或下降,容易诱发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而撞树这种剧烈活动,可能引起脑卒中震荡或外伤性出血等。
8.监测好血压就肯定不会患脑出血吗?
答: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原因包括动脉瘤、血管畸形、凝血障碍、抗栓药物应用等。随着房颤等心脏病检出率的增加,抗凝药物应用越来越普遍,抗凝相关脑出血发生率也逐渐提高。因此,应用抗凝药物期间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尤其是华法林,需要根据医生指导定期监测及调整药物剂量。
9.及时溶栓就能治好卒中所有症状吗?
答:发生卒中后尽早给予溶栓治疗,这是为了尽早挽救“缺血半暗带”,能够有效降低卒中致残率及死亡率。同时早期溶栓可以改善长期预后,但这并不意味着溶栓就能使症状完全消失,不是所有溶栓患者都能改善或者减轻症状。溶栓治疗也存在出血风险,这与患者就诊时间、梗死面积、既往病史及用药等均密切相关。
10.卒中症状很快缓解就不用就诊了吗?
答:有的患者出现短暂的肢体无力、言语不清但很快缓解,他们认为“好了”。这种症状通常由于血管狭窄或不稳定斑块脱落引起,可能会反复发作直至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甚至发展成为“脑梗死”,这种郑状被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因此,出现短暂症状即使缓解了也应立即就医、积极治疗,避免因延误治疗而发生严重后果。
濮阳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是由神经内科及神经介入科融合组成的新型卒中救治单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授牌单位。该科室共有医护人员36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护师1人、硕士研究生15人。该科室目前开放床位60张,其中重症床位8张。该科室在急诊设有独立的卒中诊室,实行7×24小时值班,年均接诊卒中相关急诊患者近3000人次、住院患者1300人次。该科室常规开展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急诊脑血管狭窄取栓、颅内和颈部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破裂动脉瘤栓塞术等先进诊疗项目;每年完成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650余例,位居全省高级卒中中心前列。该科室在脑血管病诊疗方面处于区域领先地位,在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时带动了周边区域脑血管病诊疗水平发展。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