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为“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强调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全社会要共同参与、共同抗击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致命性疾病。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HIV可以通过血液、精液、乳汁和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传播,通常是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
虽然艾滋病毒对大多数人来说容易感染,但是每个人感染的风险却不尽相同。例如:在性传播过程中一个人是否面临感染的风险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性伴侣的数量、性伴侣的安全程度、性行为的方式、安全套的使用情况以及是否患有性病等。与HIV感染者进行拥抱、交谈、礼节性亲吻以及共同进餐、使用公共厕所和浴室、办公用品和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行为,都不会导致感染艾滋病毒。
离开人体,HIV能存活多长时间?
HIV是一种寄生生物,无法在体外独立生存,它离开血液以后在体外存活的时间不会超过4个小时,受环境因素影响,体外对热、干燥敏感,但紫外线或γ射线不能灭活HIV。常用的消毒剂,如70%的酒精、84消毒液皆是HIV的克星,56℃处理30分钟可使HIV在体外对人的T淋巴细胞失去感染性。但污染的血液中,HIV能存活一段时间,因为血液中存在着HIV赖以生存的宿主细胞,可供病毒生存和复制。
什么是HIV初筛试验和确证试验?
HIV抗体检测是发现HIV感染的主要手段,包括筛检(分为初筛和复检)和确证试验。
初筛试验是采用敏感性高的试剂尽可能发现HIV抗体阳性患者。根据检测原理不同分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颗粒凝集法、免疫荧光检测等各种快速诊断方法,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初筛试验阳性后不能马上出阳性报告,必须经过特异性强的确认方法进一步确证,也就是确证试验,可纠正假阳性标本,常用免疫印迹试验。
什么情况下应该考虑HIV抗体检测?
1.不安全性生活史。
2.静脉注射毒品史。
3.输入未经HIV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史。
4.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
什么是HIV抗体“窗口期”?
发生高危行为感染HIV后,可出现急性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这种急性感染通常发生在接触病毒后1周~10天,一般急性期症持续2~4周。急性感染期意味着一定量的病毒已进入内,从而进入体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周围淋巴结中,病毒能够迅速复制,因此在血清中可以发现高水平的艾滋病病毒抗原和病毒核酸(RNA),而此时机体尚来不及产生相应的抗体对抗速生长的病毒,所以临床上虽有不适表现,但不能测到HIV抗体,这一时期被称之为HIV抗体"窗口期"。现代技术检测HIV抗体窗口期为感染后的3周左右。一般在末次高危行为3个月后抗体初筛检测结果仍为阴性的话,可基本排除感染。
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一样吗?
HIV感染者不一定是AIDS病人,AIDS病人一定是HIV感染者。HIV感染者是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的带病毒状态。AIDS病人指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是感染最后的危急的状态,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
感染了HIV可以活多久?
HIV感染的全过程可分三个时期即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感染HIV急性期(一般在6个月内)过后,在无症状期的持续时间约为6-8年,进入艾滋病期,如果不治疗的话,病人的死亡率极高,一般在半年至2年内死亡,平均可存活9个月。但如果及时尽早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坚持服药和定期检测,可生存较长的时间达到预期寿命,接近于健康正常人群。我国为HIV感染者提供免费的抗病毒药物,如有需要可联系当地疾控部门。
HIV病毒载量检测不到还有传染性吗?
多数情况下通过积极规律的抗病毒治疗,3-6个月HIV病毒载量会检测不到。在国际上有一个概念,即U=U,第一个U就是病毒载量检测不到,第二个U是不具备传染性。如果病毒载量持续检测不到大于6个月则认为此感染者不再有传染性,也就是不会通过性行为传播HIV(仅限于性传播,不包括母婴传播或血液传播)。
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的母婴传播?
艾滋病的母婴传播通常发生在三个阶段,阳性的母亲在怀孕的过程中、分娩的过程中和产后的母乳喂养过程中均可出现母婴传播。通常在阳性母亲从怀孕开始要做好产前检查,尽早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选择择期剖宫产、产后人工喂养以尽可能减少母婴传播。目前,我国的母婴传播率已经基本上可以达到低于2%,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在艾滋病阳性母亲计划怀孕、怀孕过程中以及产后都要定期专科随访,尽量减少母婴传播的发生。
发生了高危行为后应该怎么办?
在暴露于HIV后可通过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防止被感染,也被称为“暴露后预防”。发生高危行为后最迟不超过72小时,经当地医疗机构或疾控部门评估若需要进行暴露后预防,需物服用药物28天,可以尽最大可能降低暴露后感染HIV的风险。
感染性疾病科简介
濮阳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是河南省终末期肝病医学联盟单位、河南省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终末期肝病医学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濮阳市医学会肝脏病学主任委员单位。目前该科室开放床位41张,包括感染性疾病科病房、肝炎门诊、发热门诊、发热待查门诊、VCT(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肠道门诊,设有独立的肝纤维化无创诊断项目诊室。该科室共有医护人员35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4人,医学硕士8人。该科室常规开展肝穿刺活检技术、早期肝癌诊断等特色技术,尤其在各种肝病(重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规范抗病毒治疗及数据收集,原发性肝癌的早期发现、MDT、综合治疗,肝功能异常待查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救治等)、季节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发热待查诊断及治疗方面均处于地市级医院领先水平。该科室年均门诊30000余人次、住院患者2000余人次。近年来,在肝病及手足口病方面,承担6项濮阳市科技攻关项目并取得相应成果奖,多次承担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承担着全市发热待查及疑难肝病会诊及健康帮扶任务,年均会诊数十例;在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时带动濮阳及周边区域感染科诊疗水平发展。
肝炎门诊、VCT门诊位置:门诊楼二楼北侧西走廊
发热门诊、发热待查门诊、肠道门诊位置:濮阳市人民医院南院区
病区位置:17号楼家庭病房楼二楼
咨询电话:0393-6162251;0393-6162252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