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然而,经常有人会提出“献血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一次献血后多久能‘补’回来”“一个正常成年人一次献血400毫升,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等质疑,今天,濮阳市中医医院输血科赵振军来为您解答疑惑。
正常成人的血容量大约占体重的8%,也就是说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大约有4000~5000毫升血液,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不足总血容量的10%,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在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红细胞在人体内的寿命大约为120天,白细胞寿命一周至一月,血小板的寿命大约2周时间。人体内的每天都会产生新的血液,旧的血液逐渐被代谢出体外。偶尔献血会激发人体的造血功能,对刺激骨髓造血是有益的,只要不是频繁献血,对身体就是无害的。
人体内约20%的血液储存于肝、脾脏器中,肝脾相当于一个储存池。当献血200-400毫升后,由于外周循环血液量减少,首先动用的是储存池中的血液进入血液循环。然后身体会加速产生血液以填补空白,会快速补充人体水分、电解质,约2小时后血容量即可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血浆蛋白约2天后即可以得到补充。白细胞、血小板一周后会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红细胞恢复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献血后正常饮食即可,不必刻意增加特殊营养。可以适当吃些鸡蛋、瘦肉及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避免饮酒、保证睡眠、不做剧烈运动。
注意:患有传染性疾病、血液病、癫痫、精神病、恶性肿瘤或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不适合献血,感冒、炎症、贫血、孕妇、月经期女性要暂缓献血。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