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孩反复发烧,颈部淋巴结肿大,眼睑水肿,鼻塞,家长以为是普通感冒,按感冒治疗后未见好转,最终被医院确诊后才知道是“亲吻病”搞的鬼!
当心,亲吻会让孩子患上“亲吻病”!
什么是“亲吻病”?
“亲吻病”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EB病毒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约90%以上的是成年人。EB病毒抗体呈阳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是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唾液腺及唾液中,可持续或间断排毒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传播途径主要是口-口传播、飞沫传播。因此,当携带有EB病毒的成人亲吻孩子时,会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不一,典型的传染性细胞增多症发生在3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
1.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三联征
多数患儿有发热,体温38-40℃,无固定热型,热程大多1-2周;咽部、扁桃体、腭垂充血、肿胀,部分患儿扁桃体可见白色渗出物或假膜形成,咽部肿胀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90%以上的患儿在病程第1周可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可迅速累及全身,以颈部最为明显。
2.肝、脾肿大
可出现肝功能异常,约半数患者有轻度脾肿大,伴疼痛及压痛,偶可发生脾破裂;眼睑浮肿、鼻塞、夜间打鼾:由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引起回流障碍。
3.皮疹
部分患者在病程中出现多形性皮疹,消退后无痕迹。
让孩子远离“亲吻病”
目前,EB病毒尚无疫苗,为了保护宝宝免受感染,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1.避免亲吻孩子的嘴巴或小手
成人口中有几百种细菌,通过亲吻可传染的超过270种,孩子抵抗力低时很容易染病;也不要亲吻孩子的小手,孩子喜欢吃手,很容易把残留在手上的病原体吃进体内。
2.给孩子喂食时注意卫生
为孩子准备一套专门的餐具,既方便又卫生。喂食时千万不要把奶嘴或勺子放在自己的口中试温度,更不要把食物放嘴里嚼碎后喂给孩子吃。
3.委婉拒绝亲朋好友的亲吻要求
当别人想要亲吻孩子,可言语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得到对方的理解。避免孩子触碰到他人的如果孩子不小心触碰到他人的唾液,要及时洗手,对预防经唾液传播的疾病都非常重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良性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只要大家在生活中多注重卫生,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随便亲吻宝宝。同时,家庭提倡“公筷公勺”,免疫力低下的成人也要注意,出现相关不适症状也要积极就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不可怕,它的罪魁祸首只是一粒小小的病毒,我们不要给它任何的可乘之机。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