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修出人民路,人民路上晒幸福。人民路记载着城市的变迁,讲述着身边的变化。1997年1月,人民路街道成立,以辖区主干道人民路得名,地处濮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6年的发展历程中,人民路街道上下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担当实干、奋发有为,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全力促进社区和谐,探索形成了以“了解人民所需,关心人民所盼,凝聚人民力量”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法宝”,始终永葆初心,与时俱进。人民路街道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全市‘五好’乡镇(街道)党(工)委”“平安建设先进乡(镇、办)”等各类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星”光照耀人民路
“今年,人民路街道共成功创建‘四星’党支部2个、‘三星’党支部3个。”人民路街道负责人说,人民路街道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人民路街道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聚焦建强组织网格、织密红色网点、抓实社情民意、强化共建赋能四个关键,全面推行“党建+”模式,促进社区服务提档升级,助力城市基层治理焕发新生机。
人民路街道以建设“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为目标,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示范户”城市基层党建五级联动体系,成立小区党支部55个、楼栋党小组253个。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红色蜂巢行动”,机关站所党员每周五下沉社区,充分发挥职能、站所业务特长,深入社区开展网格化管理指导工作,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指导社区创建特色服务品牌。为全力做好“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坚持以“项目化”推进党建工作“实效化”,各社区党支部持续开展“支部书记大走访”活动,分类建立“六大数据库”,按月度实现走访对象“清单化”,党支部书记对走访对象的基本情况、突出问题和所思所盼熟记于心,做到“一口清”。
社区治理,是街道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人民路街道辖区有社区10个,市直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100余家。过去,街道辖区单位服务社区意识较弱,各谋其政,导致资源难共享、工作难推动、发展不均衡。为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人民路街道积极整合资源,发挥社区区域党组织作用,全力构建“党建工作联创、公益事业联办、环境卫生联抓、教育平台联建、社会救助联动、社会治安联防、文化活动联谊、文明新风联树”的党建新格局。2023年,兴化社区联合16家共建单位率先成立区域党委,将党建引领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实现了街道、单位、居民的和谐统一,使一个个独立的单位庭院变成了“人民的街道,共同的家园”。
党建引领,还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人民路街道把提升服务质效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部分,强化党建引领商圈发展,建立“企业点单—社区党组织派单—定制专属服务项目”治理模式,主动对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精准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在便民利企上出真招、出实招;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全面推行“微笑多一点、说话轻一点、办事快一点”文明服务,逐步形成“事事围绕营商环境”的良好风尚,真正做到企业满意、群众放心。
项目带动:发展蹚出“富裕路”
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追求。
人民路街道地处建城区中心。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制约等难题,人民路街道借“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的东风,紧抓“项目为王”这一关键点,采取“四活一扩张”的招商策略,即学活政策、用活土地、盘活资产、激活民资,存量盘活,总量扩张,以项目达产增效为目的,尝试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招商之路。
用活土地政策,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人民路街道以“招商引资突破年”“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契机,借濮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东风,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有项目没土地的难题,现已形成了以河南东方龙、天正工业园、长城工业园、河南查瑞、明锐建筑节能、合众石油科技、强威实业、明达环保工业涂装、科美塑料、德汇车载智能监控制造为支柱的集石油机械装备制造、防爆电机、建筑节能、可降解塑料、加氢机、新能源装备及工艺处理为主的六大工业制造体系,一大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集聚人民路街道,为街道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特别是明达环保工业涂装中心建设项目和科美可降解塑料制造项目,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扶持。两个项目从不被人知,到成为全市“三个一批”重点项目,在不占用新增土地资源的条件下,通过改造老旧厂房、增添先进设备,用最少的资金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盘活闲置资产,激发改革动力。及时掌握那些有资本却无发展空间的加工商、生产商,以及有闲置厂房但无项目企业的动向,以退城入园、院企合作为抓手,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入驻达产。2023年,人民路街道将对所辖强威实业、合众石油、海天环保等具备退城入园和研发技术条件的企业进行引导和扶持,使之年年开发、增添新设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项目观摩亮点。
激活民间资本,撬动经济发展。全方位宣传引导鼓励辖区内已完成原始积累、资产有剩余的商贸企业征地发展,进军工业、物流、氢能等行业;找准项目,抓住商机,弃商从工或工商并举,实现商业资本向工业、物流等产业的全面转化,加快资本扩张速度。
多措并举推进项目建设,人民路街道经济发展实现了稳中求进,人民路由此成为“富裕路”。
保障民生:实事做出“幸福路”
人民路,还是一条“幸福路”。
近年来,人民路街道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投资力度,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人民路街道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战场”,率先在全市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全力助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建立“5+6N”志愿服务联动体系,围绕“平安建设”“小区治理”“爱心共享”“文化服务”“经济建设”“环境提升”六大服务主题,不断组织筹划活动,积极整合资源,推动党建引领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从提供社会服务向参与社区治理、凝聚社会共识跨越,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精准匹配群众需求与服务供给。近年来,共注册志愿者4800余人,征求微心愿1200余个,开展“微实践”志愿活动6000余次,会集居民群众8000余人。2019年,兴化社区在全国宣传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中,被推选为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人民路街道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大力实施养老、助老工程,辖区10个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均已建立了日间照料中心,其中光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已成为全市亮点,多次迎接市领导及周边地市相关部门参观、考察。2017年,人民路街道被河南省民政厅确认为全市唯一的“河南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2020年成功通过实地验收。为全面精准掌握辖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底数和基本情况,街道推行“一档一卡一策”精准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退役军人服务精细化水平,形成分类管理、责任到人的精准服务体系。2022年,为3257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建立了精准、动态、安全、规范的电子档案。
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是幸福生活的前提。人民路街道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以及汛期安全的宣传和排查,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做到警钟长鸣,有效增强广大居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信访稳定形势良好。扎实开展“三零”创建宣传活动,实行科级干部“日接访”,落实“三官两员一顾问”工作措施,强化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命案不发生”。2023年,兴化社区获“河南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省老年友好型社区”荣誉称号。
改善环境:全域建成“文明路”
人民路街道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群众居住环境,推动人居环境全域提升,确保居住环境和群众幸福指数“双提升”。
老旧小区改造,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其中一项民生工程,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人民路街道始终坚持改前“问需于民”、改中“问计于民”、改后“问效于民”,全面强化改造工程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造价控制管理及环保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切实将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民生实事工程打造成人民满意工程。2019年以来,人民路街道共改造老旧小区164个。2023年,涉及改造10个片区的64个小区,占华龙区改造户数的一半。人民路街道坚持“一小区一方案”的原则,通过多面监督、共商共建,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让改造以“新”换“心”,为城市更新和建设、群众满意度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河道治理,事关群众居住体验。在河道治理中,人民路街道注重创新河道治理新模式,根据濮水河实际情况,制订了“党建+河长制”工作法,联合共建单位成立“护河志愿者服务队”,建立“办事处—社区—志愿者”三级管理体系,切实打通河道治理“最后一公里”。以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为统领,坚持常态化晨查、夜查及网格员巡查,结合辖区实际分类施策、精准治污,严防各类污染源产生,持续深入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确保动态清零,全域禁煤禁烧,绘就生态底色。
多年来,人民路街道以集中整治市容环境为重点,创新“党建红+城管蓝”的双网联动管理模式,采取定人、定岗与错时、延时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手段,在辖区实行“1+6”联动治理模式,即一个党员示范商户包六户普通商户,做好“门前三包”、志愿者服务等工作,发动背街小巷商户带上红袖章开展相互监督等治理工作。同时,还针对商户提出的经营诉求,在不影响交通、市容市貌的情况下,不断畅通服务主线,激活小微服务功能。
人民路上,初心如炬。2023年,面对新征程新使命,人民路街道将以奋进的姿态、“归零”的心态、奋发的状态,戮力同心,勇毅前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多智慧、汇聚更强力量。本报记者 袁冰洁 全媒体记者 刘莉 通讯员 鲁潇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