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近期,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广旅体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濮阳市“十四五”时期体育公园和足球场地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聚焦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把扩大公益性、基础性全民健身服务供给作为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关任务目标的重要抓手,提出到2025年,新建或改扩建7个体育公园,新建足球场地60块,推动形成经济实用、近民便民、普惠性强、生态绿色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
《方案》提出四项重点任务:一是统筹规划布局。从人口规模、设施空间、建设规模三个方面,紧密结合新建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各类学校建设等,优先考虑在距离居住人群较近、覆盖人口较多、健身设施供需矛盾突出的城区布局建设规模适宜的园场设施,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参与体育锻炼,满足居民就近就便健身需求。二是突出要素保障。从保障场地设施建设用地需求、落实居住小区配建要求、盘活城乡空闲土地、推进土地资源复合利用率、拓展现有公园和公共绿地功能五个方面强化土地保障,统筹解决用地问题;从用好资金支持政策、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三个方面着力强化资金保障,破解资金缺口难题。三是创新体制机制。从简化优化审批程序、完善场馆开放机制和运营管理模式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完善校内外足球场地设施共建共享、公用机制,吸引全社会参与全民健身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打造智慧型园场设施,推动园场设施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四是落实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加强绩效考核三个方面保障《方案》顺利实施。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贾强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