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没这么多钱,今天给不了工资!”“我付出劳动了,你就应该按时给我工资。今天不给我结清工资,我就起诉你!”在职场中,我们时常会听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类似的对话,双方各说各话产生不快,最终极易诉诸法庭。
如果,在他们诉诸法庭前,有人为他们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是否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我不是不给工资,是一时拿不到这么多钱,过几天钱到账了,我马上就给他们。”“拿不到钱,我心里不踏实,如果能给我结清工资,推迟几天也不是不可以。”
在我市就有一个群体,常年做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传话筒、沟通人,调解双方各种各样的劳动人事争议,成为化解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纠纷的桥梁,把“有理慢慢讲,有话好好说”落实到劳动人事纠纷调解中,他们就是我市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
各退一步
化干戈为玉帛
6月6日,市华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黄河路劳动保障所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室,两名调解员、一名书记员,正在等待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到来。
“今天我们受理的案件,被申请人是一家破产的用工公司老板,申请人是公司原来的员工,争议是用工方一直没有给员工结清工资。”调解开始前,保障所所长刘培相和调解员、书记员提前交流案件争议内容和焦点。
不多会,申请方和被申请方到达调解室。调解员让双方陈述纠纷事实,并让申请人表达诉求、被申请人回复。申请人诉求是当日拿到所有拖欠工资,被申请人则称当日没有能力支付。
双方陈述后,调解员感觉到调解室内的氛围变得紧张起来,当即对双方进行安抚,一名调解员将被申请人请到“背对背调解室”,向其讲解法律法规和劳动政策。另一名调解员在调解室和申请人进一步沟通,讲解调解工作及下一步工作程序。
经过调解员的调解,双方同意各自退一步,重新商议解决纠纷办法。待两人重新坐到调解席后,被申请人提出在本月分两次给申请人结清工资,第一次定于本月中旬,第二次定于本月月底。申请人经过考虑后,表示同意。在调解员的见证下,双方以握手的方式宣告本次调解成功。
“目前来看,这次调解很成功,到本月中旬和月底,我们会继续追踪案件进展情况,尽最大努力促使这次案件顺利解决。”双方离开后,刘培相对调解员说道。
一次有可能诉诸法庭的纠纷,经过调解员1个多小时的调解,成功化解。
去年以来,华龙区黄河路街道办事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创新工作模式,建强“街道—社区—企业”三级调解组织体系,整合综治、工会、司法、信访等多部门资源,搭建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服务平台,形成无缝衔接、运转高效的联动调解工作格局,做到“小事不出社区、企业,大事不出办事处、矛盾不上交”。对案件多发、频发的企业“面对面”指导帮扶,最大限度把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一线。
去年,该调解委员会共受理案件260件,调解成功256件,涉及金额98.9万元,调解成功率98%。
今年我市已成功调解
劳动人事纠纷650余件
今年年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办公厅、中国企业联合会办公室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表扬2022年度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通报》,华龙区黄河路街道办事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国第二批百家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今年3月31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协会、省工商业联合会联合下发《关于表扬第二批基层劳动人事争议金牌调解组织的通报》,濮阳县五星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南乐县城关镇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台前可祺时装有限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被评为省第二批基层劳动人事争议金牌调解组织。
“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116个、调解员131名。今年以来,全市成功调解劳动人事争议案件650余件。”市人社局调解仲裁管理科科长李敏说。近年来,我市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积极推进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将劳动人事争议纠纷解决端口前移,持续开展选树、培育基层金牌调解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在预防化解劳动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发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在劳动争议预防调解中的预防前沿阵地和调解战斗堡垒作用,保障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记者 白国华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