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综合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凝聚万千爱 呵护每朵花
——我市探索构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11-25 09:30:35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充满温情和责任的事业。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政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引领社会力量链接优势资源,探索实践联建联动,让祖国的花朵向阳而生、健康快乐成长。

构建六大体系 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

“您好!这里是濮阳市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救助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11月18日,市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救助热线0393-6966660办公室内回荡着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工作人员全神贯注、仔细聆听群众来电,双手快速敲击键盘,详细记录来电群众的每一个诉求。

“我们接到热线电话后,能直接解决的问题直接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帮助求助人联系相关部门,进行个案会商。”市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救助热线相关负责人说。

市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救助热线2021年8月开通以来,每天24小时在线。据统计,2022年累计接听热线电话578个,涉及政策咨询、校园欺凌等民生问题,通过介入协调、联动处置,妥善解决疑难问题20余件。

为扎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我市建立了政府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市、县(区)分别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乡镇(街道)设立89个儿童督导员,并建立了89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服务站;村(居)设立了村(居)儿童主任,成立了340个“儿童之家”,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未成年人服务网络。同时,还构建了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体系、校园安全管理育人体系、社会帮扶关爱保护体系、网络健康关爱保护体系、司法关爱保护管理体系,为未成年人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

凝聚多方力量 下好关爱保护“一盘棋”

濮阳工业园区昌湖街道办栾昌湖村的小强和小亮(化名)是一对兄弟,他们的父母是聋哑人,长期在外务工,奶奶身体偏瘫,爷爷也已经70岁了。

11月12日,初冬时节,昌湖街道办社工站社工来到小强和小亮的家里,辅导他们做作业,教他们吹奏十二孔陶笛,和他们谈心聊天,让这个冷清的家庭顿感温暖,两个孩子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参与。

——发挥政府资源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各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作用,督促指导乡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定期走访农村留守儿童,每月探访困境儿童,及时掌握儿童成长情况和服务需求,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先后争取省福彩公益金支持购买未成年人保护服务资金219万元,链接濮阳小华奶粉销售公司“呵护儿童成长”公益资金30余万元,引进“壹基金”儿童关爱保护“护童成长”等项目,建立儿童关爱保护资源链接机制,增强遇困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联建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挥“中枢”作用,加强协调联络,健全矛盾处理、快速办理等制度,形成“一门受理、分类处置、分级跟办、线下服务”协同处置工作机制。市民政局、市委网信办等34个成员单位按照任务分工深入研究未成年人保护有关问题,推动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责任的落实。

提高服务水平 落实兜底保障“一个不少”

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生动实践中,我市建立健全机制,着力提高服务水平,落实兜底保障政策,确保“一个不少”。

——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自然增长机制。2022年1月,城乡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机构养育孤儿基本生活补贴标准每人每月分别从950元、1350元提高到1050元、1450元。截至目前,我市426名孤儿和103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在接受保障。

——建立完善照料护理保障工作机制。2022年,提高残疾孤儿、残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照料护理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950元提高到1050元。通过全市统一的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救助热线,为多名监护缺失未成年人提供兜底监护、资源链接、转介服务。

——建立精准化实施助学助医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制度,为年满18周岁仍在就学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学年资助1万元的助学金。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为0至18周岁的孤儿以及孤儿年满18周岁后仍在校就读的,解决医疗康复费用的自付部分。记者 王莹 通讯员 赵芳石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