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综合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红色家风代代传
——记我市文明家庭之郭循功家庭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8-08 08:02:17   

祖辈投身革命,父辈积极参军,子辈深耕岗位……在郭循功家中,红色血脉让祖孙三代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红色家风熏陶着每一位家庭成员,并一代代地传承。

出身于红色革命家庭的郭循功是听着父辈的英雄故事长大的。郭循功的母亲高新芝1943年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入党成为村里第一批党员干部,担任革命区妇女主任期间,全力支持社会主义建设,带领全村妇女筹粮医伤,为中央后勤部提供了后方保障。父亲则担任共产党地下交通员,为部队提供情报。叔叔郭全月响应号召参军南下,在战争中壮烈牺牲,被评为烈士。

“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父母的言传身教让红色的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谈起家风的传承,郭循功表示,他是在父辈“有国才有家,家和国兴旺”的教诲和他们为国洒热血的实际行动中接过了“红色接力棒”。

1969年,郭循功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旅生活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家国情怀的浓烈。7年间,他挺立边关、冲锋在前,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多次受到部队表扬嘉奖。退伍后,他仍坚持军人本色不改,将部队中涵养的家国情怀作为“传家宝”教育影响子女,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在家中,郭循功常常把子女聚在一起,讲革命故事、看红色电影,从思想和行动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把爱党爱国的种子播撒到孩子心底。在他的引导下,“光荣之家”的门牌成了子女最引以为傲的标志,在打扫卫生时总会先将那块牌子擦干净。

家风如醇,传道载业。好家风是教育子女的“好学校”,也是团结家庭的“和谐风”。受家庭熏陶,郭循功家里先后走出了8个党员,几个子女也都是品学兼优。大女儿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大别山干部学院,从事党性教育工作。小女儿毕业后毅然选择支援乡村教育,在贫苦乡村任教至今。儿子郭小东作为省级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致力于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郭循功老伴瘫痪在床16年,几个儿女十几年如一日地侍奉床前。

在红色家风的传承中,尊老爱幼、和睦家庭已经成为郭循功家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红色基因已深深烙印在了他们心中。记者 刘阳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