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残联紧紧围绕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的任务要求,创建关心关爱特殊儿童工作品牌,大力开展听障儿童的支持性康复和追踪服务活动,为听障儿童提供精准的康复计划、专业的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撑,确保了听障儿童的早期康复和健康成长,全方位助力听障儿童回归主流社会。
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开设听障儿童家长学校。市残联立足听障儿童家庭康复需求,为听障儿童家庭康复训练给予强大的技术支持,开设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课堂、康复论坛等活动,为家长传授科学的康复理念、技巧,并针对不同年龄段听障儿童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同时,为家长提供心理辅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帮助家长缓解焦虑,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患儿康复信心。今年上半年,市残联共举办各类家长课堂12期,培训听障儿童家长186人次。
线下线上多措并举,开展多元化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市残联开展线下、线上支持性服务共计2095人次。线下支持性康复服务,为听障儿童提供行为矫治、感觉统合训练、心理辅导等服务,服务类型和频次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为家长提供家庭康复指导、心理辅导、政策咨询等服务。线上支持性康复服务,贯穿听障儿童入训至离园的全程。无论何种原因不能正常入园训练的听障儿童,市残联都会无条件按照计划进行线上支持性服务,通过视频、语音、文字等多种形式指导其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
重视巩固康复效果,入户走访指导康复训练。为保障听障儿童家庭康复效果,市残联组织安排语训教师,分批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对听障儿童家庭进行走访,充分了解听障儿童家庭康复训练的情况,详细解答家长提出的康复训练疑问,耐心教授家长家庭康复训练的有效方法,并现场为听障儿童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辅导。
健康成长一路护航,做好后续追踪指导工作。市残联在离园孩子年满18周岁前,每年最少进行1次回访,并建立相应记录档案。同时,针对电话回访、下乡入户、定期评估等形式回访过程中发现的孩子在听能管理、交流沟通、社会适应、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等各方面的问题和需求进行逐一指导,为毕业离园听障儿童的健康成长一路护航,做好离园孩子去向及现状的后续跟踪服务指导工作,帮助其尽早融入主流社会,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全媒体记者 岳华平 通讯员 杨杰 李丹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