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白天“赤日炎炎似火烧”。夜未央,天光尚亮。濮阳县渠村乡黄河法治文化广场上,凉风习习,“夜经济”正精彩上演,“烟火气”十足。
“疫情期间生意不好确实很着急,多亏乡政府打造了夜市,6月10日开业就来了,这些天生意一直不错,我们还延长了营业时间。”6月21日,经营冰粉小吃的该县渠村乡三合村摊主刘贝贝一边忙着制作小吃,一边吆喝着顾客前来品尝。
灯火璀璨的夜晚,劳累一天的村民卸下疲惫,三五成群,走出家门,来到黄河法治文化广场上……绚丽的夜色下,村民们欢声笑语,就餐、锻炼、娱乐、逛市场……越来越多的夜经济形态点缀着渠村乡的夜晚,拼成一幅民生活跃的图景,吸引着三里五乡的群众前来打卡,也拉开了村民消夏夜生活的序幕。
“我家住在大芟河村那边,听说这边的夜市美食品类多,还有广场舞比赛,还能淘几件物美价廉的衣服,今天特意过来看看,确实不错。”在夜市上品尝特色小吃的群众王女士对夜市上的美味赞不绝口。如今夜市每日人流量达3000人次,渠村夜晚正“亮”起来,夜间消费正“火”起来。
为积极培育特色夜市,渠村乡利用黄河法治文化广场特有的区位、环境等优势,免费提供场地,谋划举办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歌咏比赛、广场舞比赛等活动,引导渠村集、大芟河村、青庄村等附近群众及个体工商户积极开展夜晚经营活动,激发群众消费热情,打造一处群众茶余饭后、休闲娱乐、消暑纳凉的好去处。如今黄河法治文化广场夜市集合了夜食、夜购、夜游、夜娱等诸多元素,满足了居民多元化消费、娱乐需求。
为了营造安全消费环境,渠村乡还抽调派出所、综合执法队、应急办、司法所和市场监管所等人员组成联合指导组,对车辆停放、设施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进行指导督导。在鼓励夜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下,要求摊贩规范经营,自觉维护摊位及周边环境卫生。每天晚上乡联合指导组开展不间断巡逻检查,确保夜市区域内的车辆、设施、人员“三安全”。同时强化地摊、夜市经济后续卫生保洁和清理工作,督促摊主养成文明经营好习惯。
若是“夜经济”产品结构单一,很难让游客长时间驻足停留,进行消费体验。“下一步,渠村乡要结合本地特色,如黄河渠村分洪闸、二贤祠等旅游点,充分挖掘夜间休闲资源、文化资源,在推出新业态、新场景和新体验方面着力,让夜经济变为‘热经济’,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渠村乡党委书记任伟杰表示。记者 王同录 通讯员 程正锋 严学成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