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综合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最美科技工作者”(十)| 惟愿天地不染“尘”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6-09 09:29:36   

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2022年濮阳“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濮阳市生态环境监控和应急中心高级工程师王信增当选。2012年,王信增通过濮阳市高学历人才引进,来到市生态环境局工业园区分局工作,从此,他开启了同濮阳生态环境事业的10年相伴之路。

微信图片_20220609092858.jpg

2012年,刚刚参加工作的王信增一鸣惊人,拿下了个“大活儿”。他负责了全市机动车氮氧化物总量减排这项工作,2个月内完成了全市50余万辆机动车的虚拟贴标工作,圆满完成了2012年全市氮氧化物减排任务,吸引了兄弟地市前来学习我市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的先进经验,获得了他们的高度评价。

微信图片_20220609092918.jpg

他没有在掌声中止步。

2013年,王信增整理出了一整套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经验系数表,通过该系数表,可以预算出全市需要注销多少辆机动车才能完成氮氧化物减排任务。既保证每年能完成目标任务,又能为下一年可持续完成任务奠定基础。2013年以后,全市氮氧化物总量减排目标90%以上靠注销机动车完成省定任务。

20 17年,王信增被借调至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普查范围涉及五大源、10余个部门、40多个行业、50多张报表、近2000项指标,内容涵盖原料、工艺、燃料、产品、污染治理设施等数据。王信增没有被巨大的工作量吓倒,他反而有些兴奋,因为他觉得只有摸清家底,才能精准治污,才能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作为技术负责人,王信增指导了全市报表制度填报,取得了数据报表错误率全省最低,污染源普查工作全省排名第三的好成绩,市生态环境局被生态环境部表彰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先进集体”。他将数据审核理念写成文章,被《中国环境报》采用刊登,并荣获普查工作全国征文活动奖。

微信图片_20220609092925.jpg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是王信增的人生信条。2021年,市生态环境局无人机小队成立,王信增担任队长。他主动学习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方案,研判濮阳市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寻找与无人机小队的业务交叉点,提高了环境监管效,为秸秆禁烧筑起了一面高科技的“防火墙”,为排污口排查安插了一双“天眼”, 打造了一支“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全视角巡查小队,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一支战之能胜的环保铁军。

微信图片_20220609093217.jpg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几年来,王信增参与多项科研项目,为濮阳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节能减排等环保工作提出了理论依据。其中,《濮阳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直观呈显出全国、全省、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均衡程度。受他的研究生导师邀约,他参与编写外文学术著作《MultifunctionalLand一Use Systems for Managing the Nexus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多功能土地利用与环境资源管理关系的研究》),这部著作反复修改,历时1年,最终被两位国外专家高分通过。2020年,王信增和省生态环境厅合作,编写《河南蓝皮书(河南能源发展报告2021)》,河南省“十四五”工业污染物排放形势分析与建议章节。10年“环保”事业,他多次申报社科重点调研课题,积极为“美丽濮阳”建言献策。

“人生因奉献而美丽,因无悔而动人。”王信增或许是平凡的,但是他为濮阳生态环境事业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记者 刘迪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