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全体师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及时化解学生心理危机,培育健全阳光人格,近日,濮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教育工作专班办公室下发《关于在疫情期间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并开通“抗疫心灵热线”,全力为孩子健康发展护航。
通知要求:
一要提高站位,整体部署
疫情当前,为广大师生及家长提供与疫情相关的心理辅导和援助服务,是做好教育系统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县(区)、各学校(以下简称“各单位”)要把心理辅导和援助服务纳入疫情防控整体工作部署,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迅速落实,积极应对并努力缓解疫情给师生和家长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
二要广泛动员,全面摸排
各单位要迅速成立针对疫情的心理援助工作小组,动员和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及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援助工作。各单位要及时排查疫情期间中小学师生的心理状况,特别要关注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处在隔离期的学生,以及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和线上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校期间已有各类心理问题表现的师生等重点人员的现状及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干预。
三要创新形式,积极参与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疫情期间线上教学课程。各单位要积极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在线上教学期间利用远程教育教学平台,定期向中小学生和家长提供针对疫情的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广泛征集针对疫情的心理微课,并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发布,以加大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普及力度。(二)开通心理热线及新媒体平台。各单位要及时开通面向师生和家长的防疫心理热线,免费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援助服务。要充分发挥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和技术的作用,形成线上与线下互动、教育与宣传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传播抗疫精神和现代文明理念。(三)积极开展送温暖送爱心服务。各单位要根据疫情期间不同群体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温暖、送爱心活动,把关心关爱送到他们的手中和心里,帮助他们应对、缓解疫情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四)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各单位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在及时了解师生心理问题、筛查高危对象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干预,帮助师生积极应对疫情导致的负面情绪,解决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做到心理危机状况早发现、早干预,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
四要整合资源,注重实效
(一)健全疫情防控期间师生心理状况的会商机制。各级心理援助工作小组要及时汇集师生心理状况摸底信息,对通过心理热线等渠道反映出来的集中问题要加强研判,提出干预意见,指导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和帮扶工作。(二)整合防疫心理援助资源。各单位要加强对国家、省、市及主流权威媒体发布的针对疫情的心理教育资源的收集、汇编和应用,并广泛开展疫情期间的心理教育微课征集活动,以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三)加强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各单位要加强对一线工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和督导,确保防疫心理辅导和心理援助工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四)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效。各级学生资助部门和各学校要将资助育人贯穿于此次工作的全过程,组织学生学习抗疫一线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及感人事例,并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和诚信教育等活动,培养学生争先创优、自强自立的奋斗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价值观,对他们进行智志双扶。要积极协调通信公司,落实好向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赠送流量、向偏远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免费赠送流量包活动,并对有需求的家庭网络统一提速,保证“停课不停学”政策覆盖每一名中小学生,确保线上学习人员全覆盖、质量不滑坡。(五)构建家校育人联盟。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学生。要加强对父母离异、幼年留守、家乡偏远等特殊家庭学生的调查和指导,积极开展人文关怀,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心灵热线”为您服务
市教育局联合市第六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开通教育系统“心战疫,心支持”心理服务热线。筛选21名优秀心理咨询师进行热线接通工作,主要为我市师生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服务。同时结合我市疫情防控发展情况将不定期向学校推送心理健康宣传片,并组织专业人员对心理志愿者进行督导。各学校也将结合实际开设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课。
问
此次援助服务主要针对哪些心理问题?
本心理援助服务按照志愿精神和心理咨询职业伦理规范,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因疫情产生,与疫情相关的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其他心理问题不在本团队志愿服务范围。
问
每次咨询有时间限制吗?
心理援助是一项心理能量消耗很大的工作,为将宝贵的资源留给最有需要的人,请大家在有实际需要的情况下使用,并尽量压缩时间。服务时长:本热线为心理倾诉热线,每次热线可免费提供30-40分钟的咨询服务。
问
如何保护致电人隐私呢?
隐私保密:本热线所有来电,接线员会严格遵守保密原则,绝不会把您的情况(包括电话号码)透漏给其它任何第三方。(涉及到危机、危害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等专业伦理要求的情况,保密例外。)
问
所反映的问题解决不了怎么办?
如发现问题严重程度超出学校心理辅导范畴,需要专业心理咨询或精神卫生机构诊断、治疗的情形,本团队将提供转诊建议,进一步的诊疗由服务对象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精神卫生机构对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