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综合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悠悠尘封记忆 浓浓税企情缘
——濮阳市税务局与中原油田文化共建活动回眸

作者:郭明君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1-11-24 09:26:09   

日前,中原油田档案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将一本金光灿灿的《收藏证书》送到濮阳市税务局机关党委,感谢税务局对油田工作的支持与厚爱。

《收藏证书》上写道:“郭明君同志,您捐赠的“安长印斗歹徒英勇献身”通讯底稿,共1件(清单附后),已有我馆收藏。特颁此证,并致谢忱。”

写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税务干部为何要向中原油田档案馆捐赠物品,中原油田档案馆又为何要收藏一位税务干部捐赠的物品呢?

这件事说来话长,事情的原由是这样的。时间上溯到2013年8月,为密切税企关系,进一步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原濮阳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瑞光倡议,濮阳市地税局与中原油田财务处联袂举行税企文化交流暨税企文化征文评选活动。活动结束后,该局相关人员一行十余人在油田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油田档案馆。参观过程中,笔者无意中发现了中原油田党委暨省市相关部门追授安长印“优秀共产党员”的大红证书。当时笔者问及档案馆工作人员,被“授衔”人是否油田物资供应处原职工安长印,工作人员给予了肯定性的回答。对此,笔者知情并详细介绍说,安长印是自己20多年前在《河南日报》报道的英模人物。也许是为了钩沉那段难忘的记忆,抑或是出于对安长印只身斗歹徒壮举的敬慕之情,笔者当即与油田档案馆领导协商,决定把自己当年采写的那篇通讯底稿捐赠。因为,安长印作为中原油田已故的英模人物,档案馆里只有一本证书,而没有其他辅助资料,分量是不够的,也是不完整的。

笔者边回忆边说,1997年1月17日上午9点多钟,濮阳市区地税局中原路税务所所长管秋景打电话给他,称战友安长印与公交车上小偷搏斗身负重伤,现正在市中医院抢救,请求是否能前去了解一下情况,最好能发个报道,目的是弘扬新风正气。得知这一信息后,笔者顾不上多想就匆忙赶到了市中医院。经过医院抢救,安长印苏醒过来了。在医院抢救室,笔者察看了安的腿部和背部刀痕,听取了安的爱人情况介绍,同时认真作好了案件采访记录。但,天有不测风云。十天之后安由于病情恶化与世长辞了。凭多年从事宣传工作的职业敏感度,1月27日笔者写好报道稿并迅速与《河南日报》驻地记者站联系,29日《河南日报》三版显著位置旋即刊发通讯《共产党员安长印斗歹徒英勇献身》一文。

《河南日报》这篇报道刊发后,随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经济报》,以及《濮阳日报》、濮阳人民广播电台、濮阳电视台、《中原石油报》等纸质媒体、网络媒体陆续报道,在当地产生了强烈反响,全市上下学习安长印,做见义勇为英雄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随后,中原油田召开隆重追悼大会,时任中原油田勘探局党委书记王献安亲自主持,会上追授安长印为“优秀共产党员”。五年后的200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追授安长印为“革命烈士”。前不久,笔者有幸随万人助万企报道组再次莅临中原油田档案馆参观,在英模人物展柜前驻足凭吊良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于2002年1月29日颁发证书,授予安长印为“革命烈士”。当“革命烈士”四个金光璀璨的大字映入眼帘时,笔者不禁深深的喟然长叹:“税企一家亲,文化搭鹊桥”;“税企共进步,浩气贯长虹”。“安长印同志您英名长存,可以安息了”!

对于此次“捐赠一事”,中原油田档案馆管理科科长程皓这样评价说:“真没想到,税务局与油田一征一纳,工作性质不同,但文化做媒兄弟般的友谊与感情与日俱增,比山高,似海深,值得双方永远铭记。”

最近,笔者通过电话与中原油田工会联系,获悉安长印的妻子已经退休,现在中原油田八社区居住,膝下的一双儿女均在油田参加工作,实现了安长印生前的夙愿。9月3日上午,笔者与安长印的妻子庞爱荣接通了电话,谈及此事,庞在电话里说:“谢谢税局的兄弟们,谢谢您的报道给我们匡扶正义在舆论上提供的莫大帮助!”

截至发稿时止,笔者捐赠的通讯底稿已在中原油田档案馆正式收藏并展出,供参观者阅读浏览。可以说,这次捐赠只是中原油田与濮阳税务两家文化共建活动的一个缩影;这次收藏亦是两种行业文化叠加共建活动的一次深化。在全省税务系统广泛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税企合作,密切税企关系;如何优化纳税服务,赢得纳税人的口碑;如何从小事抓起、从身边事做起,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树立税务良好形象,中原油田和濮阳市税务局文化共建活动的故事,不啻已经给出很好的答案了吗?!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