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综合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他们是平凡而光荣的劳动者,有的服务着千家万户,有的守卫着一方平安,有的创造着人生价值———
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故事 但同样精彩同样值得尊敬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4-29 07:03:38   

劳动,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生活,更创造了价值。每年的“五一”劳动节,早报都会向工作在第一线的劳动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今年也不例外。“五一”劳动节又要到了,为了让读者更深入了解劳动者的艰辛,早报记者今年采访了手术麻醉师、消防战士、动物饲养员、饭店服务员、公交车司机等从业者。他们各有各的故事,却都过得同样精彩,同样值得尊敬。

工作起来不分白天黑夜的手术麻醉医师

对已经工作了30多年的市妇幼保健院手术麻醉科主任医师暴桂萍来说,手术就是每天面临的工作。每一台手术都可能有意外发生,这关系到每一个病人的生命安危,所以暴桂萍每天无论工作还是休息,都时刻保持警醒。“我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即便是休息日,如果看到手机快没电了,那真是感觉要了命了,因为科室里随时都可能会有紧急状况发生,不得有丝毫的懈怠。”4月28日,暴桂萍接受采访时说。

暴桂萍每天7时多就到了医院。换好衣服后,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对患者病情评估、术前讨论、做术前准备、重症患者交班等。如果是周一,他们还会轮流讲课,进行学习交流。一旦开始工作,就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暴桂萍说:“全科平均每天的手术量有30多台。昨天和前天这两天非常忙,我每天都有六七台手术,这还不是最忙的时候,我曾经有一天参与做了13台手术。”28日记者采访暴桂萍时,她刚刚做完一台腹腔宫外孕的手术,说话声音中带着些许疲惫。

暴桂萍上的是长白班。按说上班时间是8时到12时、14时到17时,但是她没有一天能按照这个点上下班的。暴桂萍总是早早就到了医院,忙到中午简单吃个盒饭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而下午如果有手术的话,时间将会无限加长。“前段时间,我们接了一个出血的病人,手术从头一天上午10时多一直到第二天的凌晨5时多才结束。所以,加班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也是我们职责的一部分。”暴桂萍说。她即便休息的时候,手机也要调成最大声音,并随身携带。一旦有紧急情况,她会立即赶回科室。

暴桂萍说,他们科室里的每个医护人员工作都很辛苦,因为科室人员紧张。手术多且棘手时,上夜班的人员要在下了夜班后再连续工作一上午,休息的时间就只有下午,到了晚上夜班人员又要继续上班。他们每个人每年都有3周的公休,但大家都没有休息过。暴桂萍说:“工作了几十年,我经历了很多,虽然很辛苦,但是看到患者康复,我心里比任何人都开心。很多人说,你都50多岁了,何必再那么拼呢?其实,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不容易,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

工作那么多年,暴桂萍和患者及患者家属几乎没有发生过争吵,她很受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尊重。对此,她有自己的心得:“我也生过病,非常理解病人的急切、担心和害怕,所以在工作中我与患者交谈时总是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0-5s.jpg

享受单纯快乐的幼儿教师

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记者来到市实验幼儿园,采访了教师张咏梅。张咏梅1996年参加工作,今年已经是她从事幼教工作的第20个年头。20年间,她陪伴很多孩子成长,收获了很多孩子的爱。

张咏梅喜欢孩子,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所以她当年就报考了幼教专业。参加工作后,张咏梅用心爱着她班里的每个孩子。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她也收获了孩子们回馈给她的爱。张咏梅说,有一天,一个孩子午睡起床后,说:“我想邀请张老师去我家,我家有好吃的。”这时候,孩子们陆陆续续起床了,听到这名学生的话后,他们也纷纷邀请她去自己家,分享他们喜欢的电影、玩具等等。收到孩子们的这些邀请,张咏梅感到很幸福。“跟孩子们在一起,我有一种单纯的快乐。”她说。

张咏梅从幼儿园小班开始陪伴孩子们,一直到他们离开幼儿园。3年的朝夕相处,她看着他们从刚进幼儿园时的小孩子,变成一个大孩子。孩子们个子长高了,懂的知识更多了,与张咏梅之间也变得越来越有默契,有时只需要一个眼神或动作,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每当孩子们毕业的时候,就是张咏梅心里最难受的时候。虽然他们分开了,但是孩子们和老师的爱并没有因此受影响。前段时间,张咏梅教过的一批孩子加入了少先队。几天前,孩子们穿上小学校服、戴上红领巾,来到幼儿园向张咏梅分享他们的喜悦。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张咏梅感到很欣慰。回想起孩子们回到幼儿园向她报喜的情景,张咏梅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幸福,只有真的爱他们才能得到他们真正的爱。每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要读懂他们,需要我们用理解、智慧以及教师的耐心、细心和关心来解读。多年来,我一直体会着作为幼儿老师的单纯快乐,这种快乐不仅仅来自孩子们纯洁心灵给予我的回报,更多的是来自于我对幼教这片心灵净土的享受。我们幼儿园是一个温暖的大集体,能在这里度过美好时光,是一种难得的幸福。”张咏梅自豪地说。

一名90后消防战士的英雄梦

4月27日清早,伴随着清脆的起床号声,市公安消防支队华龙区大队的消防战士夏吉发像往常一样,换好了军装,等待着迎接新一天的任务。夏吉发是河南信阳人,1990年8月出生,2009年12月入伍,现在是市消防支队华龙区大队京开大道中队一班的消防员。作为一名消防战士,入伍6年来,他经历过的紧急救援已经不计其数,而他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现在,他的生活中只有两件事:学习和执行任务。

夏吉发告诉记者,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梦想着成为一名军人,拿着枪冲向战场,成为战场上的英雄。如今,身为消防战士的他,虽然不能拿着枪上战场,却用手里的水枪保卫着千家万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说:“每当出现警情的时候,我都会有一种专业而神圣的使命感。每当我们冲向火场,看着周围的人投来的目光,我就会觉得,自己就是英雄。”

然而,英雄的背后,却有着鲜为人知的艰辛。入伍6年,夏吉发参加灭火救援800多次,救出遇险群众50多人,在“12·27”濮阳市东干城村火雷管爆炸事故救援、“9·2”王合印灯饰仓库火灾、“6·2”濮台公路井下转盘交通事故救援、“4·9”金星量贩火灾等多次灭火救援中,夏吉发和他的战友一起,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诠释了新“四有”军人标准,也体现出了消防战士对消防事业的无限热爱,展现出了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的决心。

今年6月27日11时2分,华龙区岳村镇西田村一名30岁左右的女子意外落入深井。接到报警后,夏吉发和他的战友很快赶到了现场,坠井人家属情绪十分激动,声泪俱下,急切恳求消防官兵救出自己的亲人。

井口小、井壁糙、坠井深度大,尽管困难重重,夏吉发还是主动请缨,两次深入井内,不顾手臂、背部多处受伤,最终将坠井人从井底救出。伴随着井内夏吉发传出“拉我上去,绳索已固定完毕”的声音,遇险群众得救了,但他失去了知觉。夏吉发被战友拉上去的时候,面孔紫红、呼吸微弱,当地群众和他的战友都忧心忡忡。经过现场医务人员的紧急抢救,他才从昏迷中清醒过来。

虽然危险重重,虽然艰辛种种,但夏吉发从未退缩过。他说:“每完成一次任务,我都会得到很大的满足感。不光是我,我们全体消防战士都一样,无论哪里遇到困难,只要我们在,就一定会冲到前面。”

呵护生命20余载的“动物保姆”

在很多人的眼中,动物饲养员这份工作肯定特别有趣,因为每天可以和不同的动物打交道。殊不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动物饲养员并非易事。除了要有爱心、耐心外,饲养员还要能吃苦,因为饲养员不仅要每天安排动物的日常饮食及打扫动物笼舍,还需要仔细观察动物的日常行为与情绪,尤其是饲养大型猛兽,饲养员必须还要胆大、心细、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可能正因为如此,动物饲养员有一个新名称,那就是“动物保姆”。4月26日,早报记者走进了市中心动物园,实际了解“动物保姆”吴书玲的别样生活。

吴书玲原先是驯兽团的动物表演人员,每天与动物打交道。后来,她到了动物园工作。从喂养第一只动物至今,吴书玲做饲养员已经有20多年了,动物园里的很多动物她都喂养过。动物怎么喂、如何喂她都了如指掌,她还能很快辨别出一些动物的品种,算得上半个动物专家了。“如果可以,我愿意就这样一直照顾着我的宝贝‘孩子们’,直到它们离开……”她说。

吴书玲说,刚开始,动物园里的老虎仅有2只,一公一母。经过繁衍生殖,目前动物园老虎有30多只,有东北虎、白虎等多个品种。老虎属肉食动物,每日只喂一次。喂食时,吴书玲隔着铁笼将准备好的肉投到喂食口,它们一看到食物就会扑上来。按照规定,一只成年老虎一天的食量约5公斤肉。众所周知,饲养大型猛禽是有危险的。对此,吴书玲说,喂狮子、熊、老虎,害怕是不可避免的,大家在工作中尽量把危险性降到最低,平时的防护措施也很到位。猛兽虽然凶狠,可相处时间长了,彼此就熟悉了,她也就不那么害怕了。尤其是动物园里的一只她从小喂养大的狮子,人兽之间早已建立起了某种默契和感情。吴书玲笑着说:“喂小猫、小狗容易,养狮子、老虎可非易事。”

现在,吴书玲每天一到动物园,第一项工作就是先仔细查看动物笼舍的安全。如果动物得了病,作为饲养员,吴书玲心里也不好受。“它得了病以后,不吃不喝,你这心里也很着急啊。”吴书玲说,“干这一行必须得早起,必须早早地打扫笼舍卫生,时刻观察动物的反应。现在,游客们能够观赏到健康的动物,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每天晚上,在巡查完每一间笼舍、看完每一只动物后,吴书玲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吴书玲说,她不仅要每天保证动物园的“孩子们”吃饱喝好,还要对“孩子们”的“婚姻大事”很关心。老虎或狮子的发情很特别,需要长期细心的观察,这很考验饲养员的细心程度。吴书玲补充说:“我带这些动物已经好多年了,它们的一举一动、什么脾气我都很清楚。当看到我的‘孩子们’打滚或情绪急躁时,我就知道它们的心思了。动物健健康康的,我们心里也比较舒坦。让游客来了能看到健康活泼的动物,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把痛快喝水当成奢望的公交车司机

刘永彬今年42岁,是市公交公司25路的一名公交车司机,从业已经6年。

对于每天早出晚归的工作,刘永彬已经渐渐习惯。每天5时30分左右他就要起床,简单洗漱后开始赶往公交停车场。进行车况检查后,他需要尽快将车开到登星家具站,等待发车。6时30分左右,25路公交的第一班车就要开始发车,这意味着刘永彬一天的工作要开始了。

对于公交车司机来说,喝水和上厕所都是一件麻烦事。刘永彬说,他每次都是到达终点站才敢喝口水,因为一班车通常要开50多分钟,遇到上下班高峰期则需要1个多小时,实在不敢多喝水,怕没有时间上厕所。每班公交车到终点后,司机约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午餐时间一般也才15分钟。刘永彬的午餐通常都是在紧张中结束的。有时饭才吃到一半就到了发车时间,他只能等到下一个终点站休息时再吃剩下的饭菜。

长时间的开车生活,让刘永彬的腰和颈椎都不太好。他说:“大多数司机都有这样的职业病。公交车司机并不像有些人想象得那么轻松。”虽然累,但刘永彬很热爱自己的职业。

市公交公司对公交车的运营有着严格的管理规定,在工作中,刘永彬也一直在严格要求自己。开车时,刘永彬最怕的是遇到一些不理解他们的乘客。比如,车门和投币处都写着“2元”的票价,而有些乘客只投1元。这时候,刘永彬会和乘客进行沟通,耐心讲明缘由。还有一些乘客携带宠物或易燃易爆品上车。当刘永彬对他们进行劝说时,有些乘客不但不理解,甚至让他当面把文件拿出来,故意刁难。还有一些乘客上车不带零钱,作为一名公交车司机,刘永彬既不能赶乘客下车,又不能违反公司规定接收乘客钱币。这时候,刘永彬只好建议乘客跟后面的乘客换零钱。有些乘客甚至会拿50元、100元的纸币出来,让司机找零,这让他感到很无奈。

18时45分是25路公交车最后一班的发车时间。下班后,刘永彬还要把车辆开回停车场。打扫卫生并检查车况后,他才能放心回家。

“这些都不算什么,我的其他同事也都是这样付出的。希望以后大家能对我们多一些理解,让车厢环境更和谐。大家乘车开心,我们也会安心。”对于自己的工作,刘永彬这样总结道。

0-5s.jpg

道不尽辛酸和委屈的饭店服务员

在服务行业,特别是餐饮行业,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顾客,服务员难免遇到脾气不好的顾客或对服务不满的客人,经常会遭受到一些不公平待遇,甚至是被辱骂和殴打。而牢记“顾客是上帝”的服务员,不能将个人情绪宣泄或带到工作中来,要微笑面对每一人,他们的辛酸故事让人心疼。

今年22岁的小王,是市区三强鸽子饭店中原路店的一名服务员。从事餐饮业5年的他,印象中最深感委屈的一件事,就发生在前些天。当日22时许,有一雅间的客人已经走完了,屋子没有收拾,一名喝多了酒的顾客跑到这间雅间一直打电话。小王见状,就上前提醒说:“哥,现在时间不早了,店里要打扫卫生,我们忙了一天也挺累的。旁边有打扫好的房间,您可以去那里打电话。”不料,这名客人打完电话后,对小王张口就骂,还不耐烦地说:“我不是说了嘛,等一会儿等一会儿!”此时,其实距离小王提醒已经过去半小时了。为了让客人消火,他就让客人继续打电话,然后自己跑到别的雅间收拾卫生。谁知,过了一会儿,这名客人把小王叫过去,要求小王给他道歉。小王虽然心里觉得自己没做啥错事,但为了息事宁人,就一直给客人赔不是。此时,客人对身边的朋友说:“当时这个服务员进屋后,竟然对我讲‘这个房间是我的,你给我出去!’”小王虽然知道自己没有说出这样的话,但依然向客人道歉。结果,客人的朋友听到这段话后,很生气,把杯子里的热水直接泼到了小王的头上,又用力扇了小王两巴掌。小王立即耳鸣了,他忍着疼痛和羞辱,连连道歉。最后,客人发泄了火气后才带着朋友离开。

说起职业背后的辛酸故事,从事餐饮行业8年的该店经理小邢也体会颇多。她说,有一次,店里的一名实习服务员在上菜时,不小心洒了一些汤汁到客人的衣服上,就立即向客人道歉,并表示愿意出钱给其干洗衣服。但是,客人不愿意,说新买的衣服弄脏了,要求赔偿1000元。小邢见状,就出面给这名客人道歉,并表示整桌菜免单,再赔偿500元。“过了一会儿,这帮客人竟然要求不仅这桌菜免单,还要店里赔偿他们2000元。”小邢无奈地回忆说,她为了息事宁人,拿着1000元,带着餐厅主管和服务员去给客人鞠躬道歉。没想到,客人对他们破口大骂:“你们的腰在这弯死也没用,我照样不买单,你们还得给我钱!”最后,他们给了这名客人2000元才算了事。还有一次,一名客人向前台服务员要手撕发票,但拿到发票后,把发票直接撕成碎片甩扔在前台服务员的脸上。当时,前台的服务员们都被客人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展蒙了,但也只能咬牙忍着。

“从事这个行业会承受很多委屈和羞辱,但也很锻炼人。”三强鸽子饭店运营总监曹经理表示,自己曾在建筑等十多个行业工作过,但觉得餐饮业最锻炼人的综合能力。因为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男女老少的性格和需求都不一样,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可以很好地锻炼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忍辱能力等。从事餐饮业已10多年的他,面对员工受到的委屈,坦然地说:“员工用自己的双手挣辛苦钱,踏踏实实。最希望我们的职业能得到客人的尊重,只要双方都能理解,出现的矛盾就会减少。人与人之间虽然有区别,但人格是平等的。”

永远在接警出警路上的基层民警

在生活中,大家遇到麻烦后,第一个想到的永远是警察。警察,他们以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为己任,每天24小时待命,总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帮你解决各种麻烦和困难。他们披星戴月,日复一日,辛勤付出。为了保一方平安,他们到底需要做哪些工作,需要付出怎样的艰辛?4月27日,记者来到市公安局卫都分局社区警务大队绿城花园警务室,探访民警张平定一天的工作,看看民警们每天都在做什么。

当日8时,辖区某社区一名女业主到警务室求助,说自己家养的一条宠物狗在小区东大门附近丢失,而后通过寻找发现,自家的宠物狗在小区东大门一间彩钢房内锁着,希望民警出面帮助解决。张平定立即找到该彩钢房的房东娄某某。得知情况后,房东主动把宠物狗交到了女业主手中。女业主一直向张平定道谢。张平定认为,小纠纷埋藏着大隐患,处理不当甚或会引发恶性案件,所以处理此类案件必须要耐心、认真、温和,但也要不失法律的严肃性。

刚处理完女业主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张平定又接到警情,辖区内发生打架斗殴事件。他立即骑着摩托车匆匆赶到现场。原来,邻里两家因为卫生间漏水的事情正大打出手。围观的群众根本不敢上前劝架,张平定赶紧下车制止了双方的打斗。此时,张平定意识到,要想终止事件的延续和升级,必需将两家的矛盾尽快解决。对事件进一步走访,对受伤者伤情进行调查,一步步走下去,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三个小时。经过“讨价还价”,双方达成和解共识,邻里之间这才握手言和。此时已经是12时40分。

15时左右,再次有群众前往警务室报警,称一名男子躺在小区的路面上一动不动,请求出警。张平定赶到现场后,发现该男子系醉酒躺在地上,生命特征一切正常。由于该男子无法说清自家住处,且身上没有通信工具,张平定只得先将他带到警务室醒酒。又刚过了十几分钟,张平定再次接到报警,他又骑着摩托车赶赴现场……

张平定的办公桌上有一个笔记本,辖区内每发生一起案件,他都认认真真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录下来,并写出处理意见。“小事连民心,小事稳大局”,这是民警张平定经常说的话。在他看来,一些小事似乎微不足道,而在老百姓眼里却是大事。在公安战线工作30多年来,张平定接触最多的也都是一些“小事儿”,但他知道,这些“小事儿”其实并不小,因为矛盾要做到早预防、早化解,处理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策划记者 张迪 采写记者 李娜 赵春晖 闫彬 李娇 王亚娟 刘洁 杜鹏 实习生 蒋文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