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宝藏,1949年10月29日出生在豫北一个普通村庄——河南省濮阳市范县龙王庄镇任楼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个不足百余人口的小村庄竟然涌现出十几名地下共产党员、两位革命烈士、一位伤残军人,任楼村处处闪耀着砥砺奋进、追求梦想的光辉。仁宝藏不仅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红色村庄,更出生于一个红色家庭。
从中原油田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退休的11年时间里,任老心无旁骛、潜心研究整理任楼村的革命故事,并自费整理印发了《根据地红色记忆》一书。他说,要把先辈们的革命故事、英雄事迹讲给大家听,讲给青少年一代听。
万事开头难。整理此书最大难题就是因年代久远,关于革命先辈真实事迹的查证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了真实反映和展现任楼村村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老党员、老干部及革命烈士的简介和英雄事迹,任宝藏采取人物专访、面对面交流、视频对话、网络传输、电子邮件、电话联系、微信等形式,将图片、照片、图表、纪念册、徽章、证书、实物等收集、整理、汇编此书。为了克服时间跨度大和具体事件回忆可能存在的偏差,仁宝藏走访祖辈们和后代年轻人,并阅读、参照范县历年来的党史资料,力争做到实事求是地展现历史画面。
1989年入党的他,至今已有32年的党龄。任老说,身为一名退休的党员,他已经没办法在其他方面做出贡献,只能通过不断学习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了尽好自己的党员义务和权利,任老从退休后开始学习微信等新媒体平台,9年收集资料,2年编写,这11年里日复一日地伏案写作直至凌晨,编撰此书倾注了任老太多心血。
任宝藏生长在革命烈士家庭,他的伯父任登忠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在安徽牺牲。2013年,仁宝藏一次将珍藏的革命烈士任登忠遗物及书籍共计45件,捐赠给范县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任老向记者出示的证明材料里,有中华民国三十二年签发的《抗战家属证明书》、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以及2013年范县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签发的《捐赠证书》。任老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每一个烈士家属的责任。
任老一沓又一沓珍贵的手稿,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张张饱经沧桑的照片,记录着难忘的瞬间。身临其境,方知革命之艰难,更感先贤之崇高。回望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共产党员和人民军队为了群众利益出生入死、流血牺牲,拯救民众于水火。任楼村村民义无反顾跟党走,舍生忘死支援革命。我们有幸能从《根据地红色记忆》一书中看到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在任楼村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的英雄儿女,无一不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就要不断汲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红色文化中的营养,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任老常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而这一代青年就要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在学习红色文化的同时,更要不断学习科学知识,赋予红色文化以新的时代意义。要把中华民族的知识结晶传承下去,这也是撰写此书最大的意义。冯牧羿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