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边,有着不少可敬可爱的同志,他们也许没有重大的事迹可表彰,只是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默默地为工商银行的发展做贡献,但只要警笛拉响,他们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冲在危险的最前线。也许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与我们一样,是平凡而普通的,但是,在熊熊烈火中,他们都是勇敢的英雄。我们有理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他们,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退役军人孙建生同志就是这么一名平凡而普通的人。
一、退役不退军人本色,放到哪里就在那里发光。
孙建生同志1978年参加工作,1979年入伍,1988年转业到工商银行。工作42年来,他像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在漠漠的大自然中,顽强的生长,不息地争耀;像一位普通园艺工,没有豪言,没有光环,在极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以他那朴实无华,刚正不阿的真情,创造了许许多多不平凡的事迹。
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热情关心支持下,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严格履行信贷业务强化信贷管理,防范信贷风险,调整贷款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以新理念、新政策、新产品规范营销,支持营销,服务营销,在担任客户经理期间,成功营销高速公路项目贷款十亿元,促进了全行信贷业务健康快速发展。他团结同志,服从领导,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勤奋敬业、求真务实,坚持原则、公道正派,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工行健康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部队他曾多次立功受奖,转业到工行又多次荣获省市级模范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和工会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在工商银行这个金融战线上他已经辛勤耕耘了32个年头。32个春秋,他干一行爱一行,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认认真真、默默奉献的精神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像螺丝钉一样闪闪发光,像春蚕一样倾吐着银丝。
为使自己更好地胜任岗位需要,通过思想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业务水平,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丰富了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适岗能力逐渐增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要求自己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和主观能动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省行“实施提升工程,构建优秀分行”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时处处不忘军人本色,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像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1988年,他从部队团作训参谋的岗位转业到工行工作,从部队到地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内容变了,然而他的工作信念奉献精神却没有丝毫改变。刚进银行工作,又面对银行改革,人到中年的他又面对三次转岗,业务新,任务重,困难多,但他并没有被压倒,而是保持了军人敢打硬仗的作风,勇敢地挑起了重担,每遇一次转岗他都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钻一行,爱一行,干一行,把它放在那里,他就在那里发光发热。
目前,他在信贷审查审核中心工作,部室里数他年龄大、资格老。但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起模范带头作用,当好“老大哥”。他每天上班与清洁工走的是一个点儿,提前半个小时到岗,打扫卫生做好班前准备;下班他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坚持出满勤,干满点,开夜车、加班加点对他来说是常事,甚至星期天、节假日也得不到休息,自有公休假以来从未休息过一天。信贷审查审核是把好贷款的最关键关口,在工作中他认真履行职责,对每一笔业务按照制度要求和贷款的风险性进行审查审核,几年来经过他审查审核发放管理的近30亿元法人客户贷款,没有一笔发生不良,信贷档案资料监督率、合格率、整改率、入库率均达100%。
三、老实做人踏实办事,甘当革命的老黄牛。
他积极主动撰写稿件做好宣传工作,几年来共撰写各类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宣传稿件800余篇,被市级新闻单位采用200篇,被省行网讯采用600篇,每年发稿量占全部室绩效考核目标任务的90%,为我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和部室绩效考核目标名次的排序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自参加工作42年来,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行改革步伐的加快,他干过十几个工作岗位,在不同岗位上,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默默无闻,尽职尽责,目前他在本单位已是信贷专业的老人,也可以讲是信贷专家,经他培养的信贷人员已桃李满天,有的已经走上领导岗位,但他仍坚守本职岗位,不图名,不争利,听党话,跟党走,不讲得失、埋头苦干、“甘当革命的老黄牛”。有人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你还是那样地实干,难道就不吃亏吗?他却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办事是我的人生信条!做任何事情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一名退役军人的光荣称号!
四、紧要关头危急时刻 彰显退役军人本色
2010年12月22日上午11点46分濮阳分行办公大楼二楼东楼梯大火冲天,浓烟滚滚,玻璃霹叭爆响,火势迅速蔓延,二十多层的办公大楼危在旦夕, 面对火情,危急关头,孙建生同志及时发现,他一面报警,一面不顾危险向火场扑去,经过大家十余分钟的扑救,待消防队救火车到来之前,大火已基本扑灭,以英雄壮举谱写了一曲退役军人抢险救火的新篇章。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退役军人在战斗;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退役军人冲锋在前。在这次救火中,孙建生同志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冲锋在前,打赢了一场救火硬仗。当时,孙建生同志跑到火场,火势已经比较大了,猛烈的浓烟呛地他直咳嗽,熏得他连眼睛都睁不开,外墙玻璃霹叭爆响,火势迅速蔓延,他找来一桶桶灭火器灭火。后来救火的人越来越多,火灾现场的场面也变得混乱起来,灭火器灭火不理想够不到着火点,人们顿时手足无措,这时,他冷静思考,果断指挥大家找来梯子,从火场上方用灭火器灭火,他不顾危险抢在最前面,大家分头找来灭火器传递到前面灭火,面对火海,任熊熊火焰灼烧着他的皮肤,疯狂的火苗已借助风势窜到了他的眉梢,他的脸被烤得发痛,灭火泡沫喷洒的他满脸满头满身全是,双眼被熏得泪流直下,但他并没有就此停下,依然地冒着被烈火吞噬的危险,忍着被烟尘熏呛的痛苦,艰难地一次次向火海发起了猛攻。
人们的视线模糊了,浓烟迷漫了所有人的眼和脸,大家还在奋力扑救,但火势却依然未能得到控制,随着外墙玻璃的爆裂,反而借着风势,还在进一步蔓延和加大,呼喊声、咳嗽声和可燃物的炙烤声混成了一片,劈劈啪啪作响。此时,他已被烤焦,脸上发烫,嗓子也发不出声来,双眼被熏得泪流直下,连头发都散发着一股烧胡了的味道,但他并没有就此后退停下,而是依然冒着被烈火灼伤的危险,忍着被烟尘熏呛的痛苦,面对熊熊大火,来不及喘息,指挥大家又找来了救火水枪,用水枪艰难地一次次向火海发起了猛攻,一次再一次扑向火海......。
经过大家十余分钟的扑救,待市消防队5辆救火车到来之前,大火已基本扑灭,大楼得救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受到了保护,免遭了损失。当孙建生带着满身的焦糊味从救火现场出来时,从头到脚已变成“黄白人”。人们问他:受伤了么?救火你害怕么?这回你可成了救火英雄,行里该给你奖励和表彰了吧?他却带着微笑讲:我没什么?只要大楼保住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没受损失,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是多么朴实的语言啊!这就是我行普通共产党员的豪言壮语!
人们的素质和危急时刻敢于献身的精神不是一时就能体现出来的,而是经过多年的修炼所培养造就的。退役军人关键时刻站出来,生死关头豁出去。可以说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是在危急关头,越能体现退役军人的先锋模范作用。退役军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无言的、隐性的,但力量却是无穷的。它不仅是一种示范,更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凝聚力、一种感召力、一种战斗力。
孙建生同志不怕危险临危不惧,义无返顾地冲入火场,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奋不顾身的精神,彰显了一名退役军人紧要关头危急时刻冲锋在前的先进本色。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