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本是一个欢天喜地、吉祥如意的节日,但是新型冠状病毒就像幽灵一样伴随着喜庆的锣鼓声悄然而至,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打响。
在2月10日接到上级通知,华龙区人民医院要组织医务人员到新隔离点执行医学观察的任务后,护士长袁艳玲主动请战,迅速加入到医疗防控的队伍中来。得知她要去隔离点时,年仅5岁的孩子抱着她哭了起来:“妈妈,我不让你去!让别人去吧!万一你回不来怎么办?”她抱着孩子说:“哪个妈妈愿意离开自己的宝宝呢?但是,如果没人去打病毒怪兽的话,这些病毒岂不是越来越猖狂了!”孩子满含泪滴地点了点头,她毅然选择舍小家为大家!
这是副院长给医护人员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副院长说:“这是党交给我们的任务,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院长要求我们:要一个不少的平安回去!所以,我们服务好隔离人员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战友!”在没有医疗物资,没有任何配置的情况下,大家发动了头脑风暴,纷纷发表着各自的建议,袁艳玲默默地记录着,最后跟大家商议出最佳的方案。紧张的忙碌后,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在有限的环境下,各区标识分明了;穿脱隔离衣流程,各种物品消毒流程,护送流程等各种工作流程清晰了;袁艳玲又跟大家一起模拟现场,实践一次,工作流程修改一次,实践两次,修改两次......连续几天直至流程达到最优;为了让大家都熟练掌握工作流程,直至深夜走廊里依然有她和大家模拟练习的身影……
紧张的工作后,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妈妈,我害怕!我怕你回不来”孩子的话在她脑海里萦绕,其实她的心底里也有一丝恐惧,因为她年前感冒一直没痊愈,主动请战后她赶紧去油田职工医院做了CT,排除新冠肺炎后,才放心出征。大家知道后都纷纷表示,先不让她去隔离区,但是作为护士长,排班的时候她还是把自己排在了第一个!“危险的地方就应该我自己先上!”她的一句话让同事们热泪盈眶。
由于抗疫物资缺乏,工作中遇到种种难题,袁艳玲和同事们一起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没有高腰鞋套,怎么办?医用垃圾袋代替,垃圾袋不能系紧怎么办?用止血带扎紧;没有喷壶,隔离人员怎么消毒?矿泉水瓶盖上用注射器的针头烧红扎孔,代替喷壶。
对入住隔离的人员袁艳玲与同事每天除了要测2次体温,还要负责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袁艳玲知道,尽管隔离人员在吃住等方面的照顾表示满意,但是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对每个人的心理都有冲击,更何况是这些密切接触者,他们的心里肯定也有没有释放出的压力。所以,在接待了第一批隔离人员后,她随即跟同事一起制定了具体的心理沟通内容和方法,告诉每一位隔离入住的朋友:自你入住进来的这一刻,每一分钟我们医护人员都会和你在一起,我们虽不是亲人,但我们会像亲人一样相处,你有什么不舒服,或者疑问都可以随时咨询等等。
这是袁艳玲在与隔离人员电话沟通。当他们的工作得到隔离人员的认可,一句句感谢的话语出现在微信群里时,她却说:“这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很平常的工作!”正是这份爱心,这份责任,这份担当,散发着人性的光芒,诠释着大爱无疆!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鲜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袁艳玲用实际行动默诵着冰心这首诗!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