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5月12日是第11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为让大家掌握更多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防灾减灾等应急基本知识,确保在各种灾害来临之时更好地保护自己、救助他人,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特介绍几种防灾减灾常识。
六、雷电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产生雷电的条件是雷雨云中有积累并形成极性。
1、雷避雷措施
(1)注意关闭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
(4)切勿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它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七、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进食物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食物中毒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症状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2、中毒救助方法
发生中毒或者误食化学品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喝大量洁净水以稀释毒素。筷子或手指伸向喉咙深处刺激咽后壁、舌根进行催吐,并及时就医。同时,要了解与病人一同进餐的人有无异常,并告知医生。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八、甲型HINI流感预防方法
(1)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均衡饮食、合理营养,做好防寒保暖等个人防护,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2)勤洗手,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食用猪肉或猪产品只要烧熟,不会感染猪流感。
(3)增强个人防范意识,尽量避免与禽、鸟类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4)养殖、销售、屠宰等密切接触禽类的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穿防护衣等。
防灾减灾宣传标语:
防灾事关你我他 生命靠大家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