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综合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有美食有表演还有古迹可以看
濮阳县欢迎您来逛庙会吃大锅饭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1-28 08:46:26   

濮阳县历史悠久,其所包含的春节活动、名胜古迹、美食小吃等更是数不胜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社火表演庆佳节

每年农历春节前夕,濮阳县委宣传部、濮阳县文化广电旅游局、濮阳县广播电视台都会联合主办一场濮阳县春节联欢会,把该县的优秀节目、先进典型等搬上舞台,给农历春节提前暖暖场。

每年元宵节期间,在濮阳县文化广场和红旗路上进行的传统民俗文化表演更是热闹。舞龙、舞狮、扭秧歌、打腰鼓等常见的民间表演项目轮番上演,让现场观众大开眼界、直呼过瘾。观众们看得精彩,但表演者并不轻松,其中最辛苦的当数舞龙头和狮头的人。每个龙头或狮头的重量都在5公斤以上,在数九寒冬中,一场表演下来,舞龙头和狮头的人常常大汗淋漓,体力消耗非常大。据了解,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二和十三两天,濮阳县都会在县文化广场和县城红旗路上进行的传统民俗文化表演。

万人同吃一锅饭

逛庙会,听大戏,这是每年春节期间人们都盼望的活动。在濮阳县五星乡后堌堆村,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八,瑕邱古庙会就会拉开大幕,且千百年来久盛不衰。每到此时,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都会去凑凑热闹。

相传,农历正月十八为舜帝的生日。每年这个时候,无论天气如何,无论路途远近,濮阳市及周边地区的数万群众都要聚集在濮阳县五星乡后堌堆村的负夏旧址(又名瑕邱),祭奠中华人文始祖。负夏也因此发展出了中原地带的传统民俗活动——庙会。每年的庙会,最震撼的当数“万人同吃一锅饭”的场景。300多人为主体服务阵容,加上外围帮忙的,有600多人。有了这些辛苦和付出,才有了庙会上壮观的“大席”场景:一溜排开近百张桌子,一次就能容纳近千人就餐。赶会的人有早有晚,吃饭的时间也不统一,凡是上一年支付了10元餐费,凑够八个人就能开席,享受最纯正的年味儿。当天,最早的一席从8时开始,陆陆续续不间断。

市民周先生每年都会去瑕邱古庙会凑热闹,他说:“如今,城市里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在瑕邱古庙会我能找寻到最古老的年味儿。”在瑕邱古庙会,不仅能品尝到最正宗的小吃、看到最纯正的大戏,还能听到最响亮的鞭炮声。周先生说:“如今,在城市中别说是放鞭炮了,就是听响儿也得凑着别人结婚的时候。在瑕邱古庙会就不一样了,那里不停地有人将鞭炮扔进炮堆中,噼里啪啦的响声响彻天际。据说,谁放的鞭炮最响亮,就预示着这一年都能风风火火的。”

庙会是在农历正月十八,但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二,后堌堆村的父老乡亲就开始准备了。虽然后堌堆村每年都会因为饭菜赔钱,但为了把这个传统传承下去,他们一直坚持着。

民俗表演花样多

往年,在县城云龙街、挥公园景区和城隍庙都可以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只见他们一会儿拿起这个谜面看看,一会儿拽着那个谜面瞅瞅,绞尽脑汁地猜着灯谜。每年春节期间,很多人会到云龙街、挥公园景区和城隍庙转转看看。市民张先生说,想看最纯正的庙会,就必须要远离城市,去乡下才行。张先生每年都会和家人去濮阳县、滑县和浚县逛庙会,而濮阳县的挥公园景区更是必须打卡的“圣地”。他说:“张姓发源于濮阳,又是我的本姓,带着孩子去挥公园看看,不仅能增长知识,也能让他产生一些荣誉感。”

2017年,濮水小镇建成后,濮阳县的老百姓又多了一个好去处,春节活动也增添了一个新地点。“濮水小镇的戏台子上唱的戏真不孬。”回想起去年春节期间濮水小镇戏楼上的非遗剧种展演剧目,李大爷至今回味悠长。他说,自从跟着孩子搬到县城后,他已经好多年没看过大戏了。“去年春节,孩子说要带着我去濮水小镇看看,一开始我是真不想去,被硬拽过去后发现,濮水小镇建得真不赖,那大戏台子上的戏剧也好看。那天以后,我基本上天天都去看。”李大爷笑着说,“去年濮水小镇有戏听,今年估计还会有。春节我啥都不干,也得听戏去。”

名胜古迹数不清

除了各种民俗庆祝活动之外,濮阳县还有非常多名胜古迹,春节期间大家不妨去看看。

“中华第一龙”。1987年5月至1988年9月,文物部门配合引黄调节池工程队,在濮阳县城西南隅西水坡,发掘出仰韶文化时期三组蚌砌龙虎图案。第一组45号墓穴中有一男性骨架,身长1.84米,仰卧,头南足北。其右由蚌壳摆塑一龙,头北面东,昂首弓背,前爪扒,后腿蹬,尾作摆动状;其左由蚌壳摆塑一虎,头北面西,二目圆睁,张口龇牙,如猛虎下山。此图案与古天文学四象中东宫苍龙、西宫白虎相符。在此墓东、西、北三小龛内各葬一少年,其西龛人骨长1.15米,似女性,年约十二岁,头有刃伤,系非常死亡,像殉葬者。距45号墓南20米外第二组地穴中,有用蚌壳砌成龙、虎、鹿和蜘蛛图案,龙虎呈首尾南北相反的蝉联体,鹿则卧于虎背上,蜘蛛位于虎头部,在鹿与蜘蛛之间有一精制石斧。再南25米处第三组是一条灰坑,呈东北至西南方向,内有人骑龙、人骑虎图案。这与传说“黄帝骑龙而升天”“颛顼乘龙而至四海”相符。另外,飞禽、蚌堆和零星蚌壳散布其间。其人乘龙虎腾空奔驰,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濮阳西水坡遗址的发现,对探索中国文明起源、龙的起源与研究中国古代史、美学史、宗教史、天文历法等都有重要意义。

回銮碑、御井。在濮阳县御井街西侧,有一青石石碑,高2.6米,宽1.3米,名曰“回銮碑”,亦作“契丹出境碑”。碑文为宋真宗所赋《契丹出境》诗,相传为寇准书写,字大如掌,苍劲挺拔,秀丽流畅。其南有一古井,水清澈甘甜,相传为宋真宗驻跸时所凿,故称“御井”。此迹是宋辽大战与“澶渊之盟”的唯一见证。

四牌楼。四牌楼又名中心阁,位于濮阳县县城十字街,高8.6米,长宽各6.6米。该建筑为木石结构,呈方形,四角以石柱支撑阁顶。阁顶以全木构成,扣榫严紧,四角各有斗拱相托,阁檐上挑,上覆琉璃瓦,青光闪烁。顶脊塑八只蹲狮,栩栩如生。四道垂脊各塑龙、凤、鱼、马,呈龙飞凤舞、鱼跃马腾状。四角套兽下垂铜铃,风吹摆动,叮当作响。阁内绘饰图案,雕梁画栋,非常美观。外壁四块额板,雕字如斗,苍劲有力,为书法家刘文选所书。东曰颛顼遗都,西曰澶渊旧郡,南曰河塑保障,北曰北门锁钥,概括了濮阳历史悠久和地理上的重要位置。

美食小吃尝不尽

在濮阳县,除了能玩得好之外,还能享用各种美食。

壮馍是濮阳县的著名小吃。熟后的成品壮馍,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食之鲜而不膻,香而不腻。它形如圆月,直径30厘米左右,以小麦精粉为皮,以精选新鲜猪后腿肉、大葱、绿豆粉皮、鸡蛋等加各种天然香料调成馅,放入盛满香油的双层平底锅内,炸制而成,火候和时间要恰到好处。其中,王五辈壮馍和濮阳县四牌楼壮镆颇受欢迎。王五辈壮馍被誉为“濮阳百年名吃”,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渠村黑牛肉。据传,1815年,一辆满载皇家贡品——牛肉的马车在通往京城的大路上飞奔疾驰了15天,不仅没到达京城,连拉车的马都累死了。没有了马,负责运送的人员只好将牛肉用麻袋扛在肩上继续赶路。到达京城后,牛肉上已经长了厚厚的一层黑毛,却飘出一股奇香。御厨把黑毛轻轻刮去,老红发亮的牛肉立刻呈现在眼前,切下一块放进嘴里,连称了三个“好”字。随后,御厨将牛肉呈给准备用膳的咸丰帝。咸丰帝品尝之后,连连称赞:“此肉香而不腻,烂而不散,细细品来,余味无穷,好肉!好肉!”渠村黑牛肉因此得名。(记者 张迪)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