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综合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心系百姓谋发展 情注三农谱华章
——市农信社铸造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纪实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14 16:28:1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市农信社(农商银行)一直将振兴农村经济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在通过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中,始终坚守支农、支小、支微市场定位,不断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持续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全力支持当地乡村振兴。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农信社新增贷款9亿元,余额232亿元,贷款增幅4%。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01亿元,较年初新增8亿元,增幅4%,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7%;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3亿元,较年初新增4亿元,支持了小微企业887家、小微企业主794户、个体工商户6656户,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输送着“金融血液”。

支持产业   助力建设富强乡村

产业兴旺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根本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

食用菌产业是清丰县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清丰县农信社以“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为中心,结合深入调研情况与信贷业务实际,创新推出食用菌富农贷、“公司+贫困户+金融服务”等金融帮扶模式,通过扶持农业、资助学业、鼓励创业、推荐就业等方式,帮扶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

清丰县高堡乡东吉村的白高举有菌业种植经验,却苦于没有资金支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清丰县农信社主动上门调查营销,给予8万元贷款支持。在白高举的带领下,高堡乡东吉村13户村民建立食用菌大棚,年均收入达15万元。每每提到清丰县农信社的贷款帮扶,白高举总是赞不绝口。

濮阳市德信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旭昌也深有体会,对南乐县农信社充满感激:“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是南乐县农信社伸出了援助之手,累计提供贷款2000万元,使得公司业务在目前逆势环境下得以继续增长,销售业绩连续攀升!”截至目前,南乐县农信社提供涉及制造产业贷款超过4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难题。

客户需求   就是农信社扶持的方向

全市农信社回归本源主业,持续开展“进千村入千企”拓展营销和“十大覆盖率”调研对接活动,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及融资需求情况,始终坚持不抽贷、不压贷、不惜贷、不惧贷和快受理、快调查、快审批、快发放的“四不四快”原则,积极帮助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实体经济脱困。扶持了濮阳市德信食品有限公司、清丰县大汉食品产业园、河南龙丰实业有限公司、濮阳县绿源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范县璞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盈利能力。同时,吸纳了社会待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和维护了社会稳定,真正担负起了地方金融机构的责任。

创新产品   助力建设实干乡村

为什么农信社贷款总量、贷款增量、贷款市场份额、新增贷款市场份额能稳居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一位?

农信社的贷款客户这样回答:多样、便捷、贴近、实惠。

“种植经济作物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种植面积小的话无收益,扩大种植面积有资金缺口。如果不是濮阳县农信社及时为我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我的种植资金真是周转不过来。”张月勇是濮阳县柳屯镇朔村村民,前几年还在给别人打工,是濮阳县农信社及时为他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他渡过创业难关,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植大户。

近年来,濮阳县农信社成立24个支农服务小组,发扬“背包”精神,通过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召开农户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积极走访了解农户生产、粮食收购、农机制造、生产资料销售等多个环节的情况,认真匡算农时生产资金需求,确保了“三夏”“三秋”等生产贷款发放有的放矢。

根植三农   自然最懂三农

除了贴近农时,实惠也是农信社贷款的一大特色。台前县清水河乡前王集村村民王贺,今年24岁,在村里创业经营一家钢材厂,在扩大经营规模时,遇到了资金困难。好在台前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台前农商银行)的新风创业贷,无须抵押、担保,凡是响应县委、县政府拒绝高额彩礼号召的新婚创业青年都可以申请。王贺夫妇提供了移风易俗证明书后,1天就办结了10万元的贷款,而且月利率低至3.625‰,较其他信用贷款每月少付利息500元左右。现在,王贺的钢材生意红火,逢人就夸台前农商银行好,真心为百姓办实事。

一直以来,贷款难都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市农信社专注农村市场和小额贷款,创新推出了期限灵活、利率优惠、额度匹配、还款方便的家合贷、家庭永续贷、随薪贷、新风创业贷、车辆和房产按揭贷、股权质押贷等数十个创新产品,提高了贷款方式与生产经营需求的匹配度,并给予利率优惠,进一步减轻了贷款客户的还款压力。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