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18岁,正是一个人充满希冀和梦想的年龄,而对于刘潇来说,18岁这年却成了他的噩梦,因为这一年,他被查出患上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目前孩子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希望大家能帮一帮我们,给孩子一条生路……”5月8日下午,刘潇的母亲马桂民来到濮阳日报社求助,希望广大市民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孩子共渡难关。
刘潇1999年出生,目前就读于市一高高三(8)班。2016年10月的一天,刘潇在一次体育测试后身体出现紫色斑块,到市人民医院检查,被确定患有中度再生障碍性贫血。在随后5个月的时间里,刘潇先后在市人民医院和省中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但诊疗效果并不理想。3月份,经诊断,刘潇的病情转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建议其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4月10日,刘潇转至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由于刘潇的白细胞数量减少,为防止感染,医生安排他进入无菌病房接受强化治疗。
在6个月的治疗中,刘潇已花费15万余元。目前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每天需要花费3000余元。刘潇的父亲2005年退休,每月退休金约为1500元;母亲在台前县职业高中工作,每月工资约2300元,全家再无其他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已花光了一家人的积蓄,将要面临的60余万元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对他们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面对刘潇的不幸,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积极行动起来:市一高在全校发起自愿捐款活动,共筹集善款25万余元;互联网公益平台“轻松筹”为刘潇发起了众筹,截至5月9日11时,共筹集资金19万余元。众人拾柴火焰高。爱心汇聚,给刘潇及其父母带来了希望,但距手术所需款项还差16万余元。
刘潇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与同学关系融洽,为人幽默,乐于助人,深得师生喜爱。在家里,刘潇又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目前,刘潇心态良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他经常还会安慰伤心欲绝的父母“不要太难过”。对于老师、同学及其他爱心人士的热情捐助,刘潇表示:“真心感谢大家,希望我早日出院,参加高考,学好本领,将来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回报大家的关爱。”
在此,记者也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一帮刘潇。谁如有意愿,请直接致电15090239671联系马桂民。对刘潇患病及治疗的进展状况,《濮阳日报》将进行后续报道。(记者 段利梅)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