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综合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二月二”的文化活动那么多你参加的是哪个?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2-28 09:02:22   

xhb170228.jpg

在民间传统节日“二月二”来临之际,我市举办了多个文化活动。2月26日、27日,记者来到多个文化活动现场,感受这些精彩的文化活动  

我市举办龙文化与濮阳经济发展系列讲座  

2月26日,我市在市图书馆老馆报告厅举办龙文化与濮阳经济发展系列讲座。中科院管理学博士后、研究生院教授李帆,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赵德润,应邀就濮阳龙文化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与发展等进行策划与指导。  

李帆教授以《“一带一路”产业规划与合作》为题,从“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背景,“一带一路”战略的国内背景,“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解读,“一带一路”战略的演进与最新进展,“一带一路”战略的现状、问题与挑战五个方面,用大量的数据和图片进行讲解,并对我市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赵德润先生以《濮阳文化如何走出去》为题,围绕濮阳龙文化研究的特点和意义、龙文化研究的前提、龙文化研究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三个方面,讲述了龙文化的丰富内涵,强调了龙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阐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关系,并对濮阳龙文化如何走出去发表了独到的见解。(记者 李娇)  

xhb170225.jpg

“二月二”龙文化节开幕 带大家穿越到汉唐感受传统文化  

“悠悠濮水,有龙兴焉;在濮之阳,与澶之渊……”2月27日,“二月二”龙文化节开幕式暨“龙韵祈福大典”在戚城文物景区东门举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去年濮阳“二月二”龙文化节开幕式“龙吟兴农大典”上的吟诵吟唱,让人充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又对今年的活动安排充满期待。今年,“龙吟兴农大典”的姊妹篇“龙韵祈福大典”于昨日上演。农历二月初二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俗称“龙抬头”日,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寓意一年鸿运当头等吉祥之意。“龙韵祈福大典”旨在继承中华传统礼仪,祈福祖国强盛、国泰民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礼敬天地,祥瑞迎新。相比去年,“龙韵祈福大典”全新升级,更考究的仪式、更精致的服装、更壮观的现场,给大家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龙韵祈福大典”共分为九部分,分别是“龙凤呈祥、钟鼓齐鸣”“迎龙纳福、福满龙都”“礼献花篮、净手上香”“行施拜礼、祈福濮阳”“礼敬天地、恭读拜文”“悠悠濮水、濮商颂歌”“盛世霓裳、礼乐中华”“在濮之阳、祈福中华”“吉祥龙都、天地人和”。开场节目选用了古代乐器编钟和汉唐舞蹈《墨舞》相结合的方式,随着音乐的响起,本次祈福大典活动拉开帷幕。之后精彩的祈福乐舞、皇帝祭天等活动让现场的来宾和围观群众仿佛穿越到汉唐,感受到龙文化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的震撼。市民王女士说,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形式的祭天仪式,感觉比较有新意,“大家既让感受了龙文化的魅力,又欣赏到了一场精彩无比的汉唐祭天礼仪”。市民董先生则表示,希望我市能够把握好龙历史,做足龙文章,将龙文化进行传承发扬。(记者 张迪)

少儿书画作品展 百名学生现场创作书龙画龙百米长卷  

2月26日9时,市博物馆二楼青少年教育体验馆举行了濮阳市“童画杯”第四届“二月二·书龙画龙”少儿书画作品展开幕仪式。本次作品展由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博物馆承办,市童话少儿美术教育中心协办。开幕仪式共分书龙画龙优秀作品颁奖典礼和百米长卷书龙画龙两部分。  

开幕仪式首先进行书龙画龙优秀作品颁奖典礼,由相关领导对获奖人员进行颁奖。少儿书画作品展经过长达3个月的紧张筹备,共征集包括国画、书法、泥塑等形式的少儿书画作品570余幅。经专家评审,共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20名、鼓励奖20名、优秀组织奖10名、优秀辅导老师奖若干名。  

颁奖典礼结束后,气势如虹的创作百米长卷活动开始了。“好长的画纸啊!”一名小朋友看到铺开的画纸,不禁惊呼出声。该活动分为书龙和画龙两个环节,书法和绘画各50人。只见孩子们有的趴着,有的蹲着,都在认认真真地围绕“龙的故事”勾画和书写着。家长们也陪伴在孩子身边,积极引导和帮助孩子书写和绘画。现场气氛热烈,热闹非凡。  

本次“二月二·书龙画龙”少儿书画作品展已是我市第四次举办少儿书画作品展,它已成为我市“二月二”龙文化节系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添节日浓厚氛围,提高中小学生书法、绘画能力,增强青少年对濮阳龙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所有获奖作品于2月24日至3月24日,在市博物馆二楼的青少年教育体验馆内展出,展期为1个月。(见习记者 蒋文 通讯员 闫亚丽)

xhb170227.jpg  

精湛舞龙舞狮 展演收获赞扬不断  

2月27日,濮阳文化艺术中心广场上举办了舞龙舞狮展演,来自五县二区的舞龙舞狮队伍向市民展示了他们的风采。  

展演开始后,首先出场的是南乐县西街关村男子舞龙队,两条巨龙由演员们摆出多种姿势,或是独自表演,或是相互嬉戏,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舞龙展演结束后,紧接着是台前县孙口镇屈岭村舞狮队出场,演员们将武术与舞狮完美结合,或是翻滚,或是相互配合转圈,或是在舞台上摆出多种姿势,其间还做出多种高难度动作,让观众惊呼声不断。随后,多个舞龙舞狮队给观众带来了精心准备的展演。  

精彩的演出离不开演员们的辛苦付出。台前县孙口镇屈岭村舞狮队演员武之正说,他从事舞狮表演已经8年了,除了演出之外,每天还要练习8个小时的舞狮。平常他们演出时,舞狮子个数为2到4只,为了当天的演出,他们来了6只舞狮。“今天早上5点,我们就从家出发来市里了。看到大家喜欢我们的表演,我们很高兴。”武之正说。(记者 李娇)

xhb170221.jpg  

非遗项目展演展示 带市民领略民间艺术  

2月26日至27日,戚城文物景区内举办了为期2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活动主要包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河南坠子北路派演出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展示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姿多彩和传承保护的丰硕成果。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系列活动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戚城文物景区承办。  

26日上午,戚城文物景区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此次参展的非遗项目有麦秆剪贴画、通草浮雕、葫芦烙画、木笔书画、剪纸、面塑、糖人等手工技艺现场展示和传承人现场口传心授绝活,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另外,张氏正骨、娄氏骨病疗法、路氏中医内科等传统医药项目的传承人也在现场进行了演示,医师们望闻问切,诊疗合一,运用特色诊疗技法为百姓健康服务,颇受大家欢迎。  

最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展示区,内容十分丰富:义兴长小磨香油、茂家状元红、魏氏香肠、渠村黑牛肉、元村豆腐干、濮城香肠等30个项目同时亮相,上演了一场舌尖上的非遗,为市民奉献上一场极具特色的美食盛宴。  

同时,非遗展演活动选调了4支优秀的河南坠子(北路派)剧团,现场掌声雷动,市民对精彩纷呈的演出赞不绝口。(见习记者 蒋文)  

中华龙图片展 介绍史前到明清时期龙的发展历程  

二月二龙抬头,濮阳是“中华第一龙”的出土地,被誉为华夏龙都。每年的二月二,我市都会举行一系列龙文化活动。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为弘扬传统文化和龙精神,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于2月25日在景区戚城历史陈列馆园内,举办了“龙源·龙文化”图片展。现场10余块版面展示了从史前到明清时期龙的发展历程,让市民一饱眼福。  

10余块版面用文字及图片的形式,详细介绍了龙文化的演变、龙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濮阳龙的由来及发展。本次图片展时间是2月25日至3月5日,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去观看。(见习记者 蒋文)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