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临近岁末,又到了回顾与展望的时刻。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的关键一年。市安阳地区医院全面贯彻落实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医院实际,对濮阳、安阳两地的医改政策兼收并蓄、稳步推进。
一、医养结合,探索医院发展新方向
新医改明确指出,要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推进医养结合,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我市医改方案也把落实政府投入责任、落实医养康复项目推进列为医改主要任务。市安阳地区医院领导班子果断决策,将医院新院区的发展建设定位在医养结合,打造以城市三甲医院为依托的医疗+养老模式,致力改善民生,维护医院公益性。8月28日,伴随着新一座“医养中心病房楼”工程奠基仪式的举行,市安阳地区医院“医疗+养护”民生工程再踏新征程。
二、务实创新,探索学科建设新思路
立足医院实际,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心血管内科成立了豫北首家心脏康复中心,组建公益性质的“支架人生俱乐部”、“律动人生俱乐部”,为心脏支架和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全程护航。3月份,伴随着第一届中国基层心脏康复大会的召开,做为大会承办方的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因其在心脏康复领域的夺目成就,成为心脏康复界的一颗新星。目前国内大型医院设有心脏康复中心者尚且屈指可数,地市级医院开展心脏康复工作的更是凤毛麟角。世界心脏联盟理事、中国心脏联盟主席胡大一教授多次莅临,对心脏康复工作进行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做为全国基层心脏康复的开拓者,市安阳地区医院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心脏康复模式,并获评“中国心脏康复领域十大事件”之一。
神经内科专业为保障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初期得到及时、高效救治,开通了“卒中绿色通道”,成立了缺血性卒中救治团队。并多次组织召开神经内科、急诊科、检验、CT、核磁、介入科、麻醉科等科室协调会,保障在溶栓、取栓时间窗内的急性卒中患者到院后,立即进入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在黄金时间(发病后3至4.5小时内)得到及时诊疗,获得最大限度的康复。
心胸外科2015年全年心脏外科手术超过100例,位居全市三甲医院榜首。在此基础上,为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节省治疗费用,积极开展新技术,于4月份开展了全市首例“小切口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此项技术在比常规冠脉搭桥术更小的操作空间内,凭借医生更娴熟的技术,更精准的操作,把冠脉搭桥术的手术切口从20cm缩小至10cm,改写了我市以往冠脉手术只能依赖长切口的历史。
骨科专业积极开展脊柱微创手术,同时引进椎间孔镜和通道两套微创设备,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将住院时间和就医成本降至最低。
肿瘤内科开展的“多学科专家会诊”,定期组织临床、医技、检验、病理等专家,为疑难患者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广受好评。
三、合理控费,探索科学诊疗新模式
临床路径管理是医改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重要举措。我市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推进之初,市安阳地区医院就以高入组率、高完成率全市领先,目前,已形成200余种临床路径病种、管理规范、有序推进的良好态势。
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方面,按照国家有关价格管理政策和市医改领导小组要求,医院将于明年实施。同时通过严格医保农合管理,医保科农合办工作人员分包科室,详细传达相关措施,认真指导,有效控制了参保、参合患者的次均费用。
四、更新理念,提升管理水平
深化医改,管理先行,为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医院精细化管理,
市安阳地区医院多次组织人员赴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学习管理经验。并先后聘请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和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来院讲课,传授绩效考核等先进管理经验,广开思路,提升管理水平。
五、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能力
医改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让社会满意”,医院关注患者需求,重视服务细节,医疗护理专业引入品管圈管理理念,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完善网络、微信等预约挂号方式,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后勤部门成立“一线通”维修服务中心,整合后勤服务,为一线科室提供保障;每季度组织临床-医技-行管-后勤各部门循环评议,及时发现问题、改进不足,提升服务品质、提高患者满意度。
乘医改东风,塑医院新政,医改背景下的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蕴蓄了蓬勃朝气,也必将迸发新的活力!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