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下雨,群众总担心庄稼被淹。现在清淤加固后的沟渠水流畅通,以后我们再也不用为排涝问题发愁了!”8月5日,范县张庄镇朵庄村村民朵性茂看到村东的农田排水渠迎来“新生”高兴地说。
范县张庄镇朵庄村紧邻黄河大堤,1381亩耕地和200亩林地是村民的“钱袋子”。但村东的排水渠因年久失修,淤泥、垃圾堆积成患,加上部分农户随意丢弃的作物秸秆,沟渠成了村民的“堵心渠”。每逢强降雨,农田积水难排,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常被淹,村民们看着泡在水里的庄稼直犯愁。
市水利局驻朵庄村工作队在走访时得知群众的这一急难愁盼,就立即行动起来。队员们沿着沟渠徒步调研,详细查看排水渠堵塞点位和受损情况,同时多次召开村民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随后,驻村工作队积极与市县水利部门、乡镇政府等沟通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制订了科学的整治方案。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为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自7月底施工以来,驻村工作队全程盯守现场,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经过5天奋战,驻村工作队共整修农田排水沟渠长2000余米,深度1.5米,预埋管线4条,清运淤泥垃圾10余车,对3处坍塌渠堤进行了浆砌加固。
“修了这个沟渠,既解决了以往淤泥堵塞、排水不畅的问题,还提升了农田应对汛期的能力,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市水利局派驻朵庄村第一书记马啸介绍说。
一条沟渠,连通的是民心,滋润的是希望。马啸表示,接下来,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将齐心协力,不断完善沟渠配套管护机制,同时持续推进水利设施升级,打造“旱能灌、涝能排”的农田排水系统,以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度”助力粮食安全保障工作,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记者 樊欣欣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