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综合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让“春天的事业”精彩绽放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7-03 07:11:44   

六月的龙都濮阳,草木葱茏,万物蓬勃。

6月27日9时,一场以“庆‘七一’·感党恩·共同托起‘春天的事业’”为主题的座谈会,在市残联如火如荼地进行。

残疾人党员是党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骨干力量。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持证残疾人总数12.53万人,其中残疾人党员4811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84%。

“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我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显著成效和对特殊群体的深切关怀,广大残疾人党员在党组织的培养引领下,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各行各业实现自身价值,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说。

座谈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全体与会人员肃立共唱国歌,现场气氛庄重而激昂。在交流发言环节,多位残疾人党员代表、残疾人家属代表和残疾人工作者代表结合自身实际,从生活的改变、能力的提升、心理的强大等方面谈变化、感党恩,感情是那么真挚,令人感动。

听,这是残疾人党员的真情告白——

李朝伦是一名残疾人大学生创业者,2022年创办范县义信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山药粉条、挂面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月综合销售额50余万元。“尽管创业是辛苦的,但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党和政府以及残联始终在产品销售、融资、设备更新等方面给予我很大的关怀和支持。”

“我生在红旗下,是在党的光辉照耀下长大的。作为国家康复救助政策的受益者,我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市第七中学校园干事毛晓楠今年22岁,小时候因打针造成双耳重度失聪。她说,从长期的免费康复训练、助听器发放,到电子耳蜗手术补贴;从初中阶段的残疾人补助和生活补贴,到大学期间的助学金补助,再到毕业后的就业帮扶,党和政府都为她的成长提供了保障,也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听,这是残疾人家属的肺腑之言——

陈莉是一名享受国家残疾儿童救助政策的听障儿童家长。谈起这么多年孩子的康复历程,她动情地说:“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补贴、助听器验配补贴,还有长期康复训练补助,这些实实在在的支持,不仅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也让无数听障儿童获得‘听见世界’的机会。”她表示,这些政策的背后,是“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彰显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

“我们国家繁荣昌盛,好的政策一项项出台。2025年,我们又迎来了新的‘春天’,康复的年龄由原来的6岁延长到14岁。这意味着,我们又可以在残联的关爱和救助下,让孩子接受进一步的康复训练。孩子虽然还是一张白纸,但是未来也许是一幅美好的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孩子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享受国家康复救助政策的残疾儿童家长闫丽如是说。

听,这是残疾人工作者的铮铮誓言——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残疾人工作者、一名驻村第一书记,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在本职岗位上勤奋工作、敬业奉献,为残疾人事业奋斗不息,为党的辉煌增光添彩。”市残联四级调研员、派驻经开区新习镇西鹿斗村第一书记程杰伟,作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发言。

范县张庄镇残疾人专职委员吴英杰从事专职委员工作12年,同时也是一名乡村医生,多年来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为残疾人服务。展望未来,吴英杰胸有成竹:“我们有理由相信,残疾人的事业将会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只要我们心中有光,脚下有路,就没有困难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党的恩情比海深,自强精神最动人。希望大家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将爱党爱国情怀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持续携手共同托起‘春天的事业’向未来,共同开创残疾人生活更美好的明天,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在党的阳光下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人生价值。”不知不觉,时间已接近晌午,主持人的结束语已经讲完,可大家仍然意犹未尽,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座谈会结束后,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并集体宣誓。向窗外望去,灿烂的阳光普照着龙都大地,大家更加信心满满,纷纷朝着“春天的事业”奔去。记者 王莹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