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濮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4—2035)》顺利通过省级专家组技术审查,标志着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翻开新篇章。
在为期两天的技术审查中,省级专家组深入市城区、濮阳县历史城区及中原油田等重点区域,实地考察戚城考古遗址公园、明清四街、御井街历史文化街区及工业遗产保护现状,全面评估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对古城格局、传统风貌、文物遗存进行全方位“把脉”,并召开技术审查会听取规划编制单位系统汇报。
经严谨论证,专家组一致认定,该规划现状调查翔实,资源梳理系统,分析研究深入,指导思想明确,保护原则正确,规划内容和深度基本符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的相关要求,充分彰显了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濮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了法定依据和技术总纲。
评审会专家特别指出,该规划按照中央文件精神,突出价值认知的时间轴,全方位梳理了濮阳悠久的城市发展历程,进一步完善了濮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特色保护体系,既全面保护了濮阳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传统风貌特色,又为城市更新预留了发展空间,十分具有创新性。
据介绍,《濮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4—2035)》是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和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濮阳市名城建设的法定规划和技术总纲,更是指导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保护利用的重要抓手。我市将严格对照专家意见优化规划内容,高质量完成成果提升,使规划更加科学、系统和完善,确保规划既符合国家规范,又彰显濮阳特色。同时,将加快规划报审进程,及时报批,推动规划早日获批实施,为名城保护筑牢法治根基。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丁莉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