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我市为期一个月的网约车专项整治行动圆满结束。此次行动中,全市交通运输执法系统聚焦网约车经营乱象,通过“宣传引导+科技赋能+联动执法+源头治理”四维并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针对网约车行业隐蔽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执法部门充分利用网约车智慧终端等先进科技手段,构建了“线上线下联动”的执法新模式。通过实时抓取智慧终端反馈数据,精准识别违规车辆及驾驶员,并实施布控。据统计,专项整治行动期间,执法人员通过科技手段共助力查处无证车辆、无证人员、冒用他人证件等违法经营行为120余起,较行动前增长30%,执法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对查处的违规行为实施“一案三罚”,即对驾驶员、车辆及所属平台公司同步处罚,大幅提高违法成本,有效震慑了潜在违法者。
针对高铁濮阳东站、市长途汽车站、医院、学校、商超等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和重点路段,执法部门采取全市联动、集中突击、错时执法等方式进行重点监管,共开展集中整治行动2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检查网约车2000余辆次,查处不合规网约车67辆,对1家平台运营公司违规派单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充分发挥12328、12345等监督服务热线作用,对群众举报的“黑网约车”、不合规网约车等问题线索追根溯源、一查到底,确保专项整治行动无死角、全覆盖。
为从源头上遏制网约车违规经营行为,执法部门调取查阅我市辖区内各网约车平台公司的登记、运营和交易等相关数据信息,督促平台公司依法依规开展经营。对清退不彻底、新接入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向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派单的平台公司,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共约谈平台公司负责人5次,下达整改通知书8份,有效压实了平台公司的主体责任。记者 吴丹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