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4月20日,市城市管理局四级调研员、老李服务热线负责人杨少民带领职工代表重温服务理念,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这一天,市城市管理局老李服务热线迎来了27岁生日。27年来,他们一心为民;27年来,他们初心如磐。
一直在线的服务热线
“喂,您好,这里是老李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这句重复了27年的开场白,如今依然保持着最初的温度。4月20日,老李服务热线话务大厅内,来电铃声和接听应答的声音此起彼伏。
“我们的话务员都是24小时坚守在电脑前,戴着耳麦,第一时间接听群众求助,第一时间为群众解忧。哪怕是节假日都不休息。”老李服务热线服务部负责人张晓平说,如今老李服务热线热线部有16个电话座席,日话务量超3000个。虽然工作忙碌,但是每当电话铃声响起,话务员就会瞬间精神百倍,用简练的话语和专业的服务,为求助市民尽快派遣维修工单,尽早解决问题。
27年耕耘,付出的是辛勤和汗水,展现的是责任和担当,收获的是信任和口碑……老李服务热线全体工作人员忠诚履职、快捷联动、接诉即办,用办好每一个求助电话的实际举动践行着初心使命。
坚守承诺的服务热线
4月3日凌晨1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老李服务热线热线部的宁静。电话那边,市民张先生急切地说:“我家暖气管爆了,现在阀门关不上,水已经把屋子都淹了,请尽快派人帮忙维修。”“热线”即“热办”。接到指令后,杨少民立刻跟随维修队员赶到张先生家里关闭阀门,并对爆裂的暖气管进行维修。从接到电话,到处理完险情,他们仅用了30分钟,成功化解了群众的烦心事。
4月12日9时,市民刘先生打电话反映,其居住的小区大门口污水井外溢污水,不仅散发臭味,还令过往的行人受阻,通行不便。接到诉求后,老李服务热线立刻组织相关单位赶到现场督办,出动吸污车对返溢点位及周边管网进行紧急疏通,并同步完成路面污染清洗及异味消除工作,很快恢复了道路通行秩序。
这一幕幕,是老李服务热线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他们27年如一日,始终秉承忠诚履职、爱岗敬业的理念,一直践行着不变的服务承诺。
与时俱进的服务热线
27年来,老李服务热线的受理总量逐年攀升,从最初一年的1.3万余件,增长到如今单年最多的14万余件,增长约9.7倍。
为适应城市发展和市民需要,2019年,市城市管理局决定将老李服务热线与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进行整合,进一步扩大热线服务范围,把环卫、市政、照明、执法等10个行业17家单位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部件抢修、抢险指挥、综合执法调度和行业精细化管理等服务职能全部纳入热线,老李服务热线从“服务市民家里”转型升级至“服务整个城市”,并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
随着受理路径的不断拓宽,老李服务热线由电话接听受理拓展到负责城市管理领域“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交办案件办理工作,市城市管理局局属24家责任单位、机关业务科室分别开通热线网络派单专线,并配备专职人员,与老李服务热线完成系统对接,实现了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四级网络“一键派单”。
27年步履铿锵、厚积薄发。每一通电话,“老李”和“小李”们都认真接听、耐心解答,竭尽全力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他们用坚实的脚步,践行着一心为民的服务宗旨,持续做实、做好、做优热线服务,为服务龙都人民再立新功。
初心如磐的服务热线
“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这三个“第一”是一代代“老李”“大李”“小李”们坚守服务的初心。
27年来,为民服务内容在变,不变的是暖心不减。老李服务热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做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转办案件相关工作,对转办案件相关问题及时派遣到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处理,并积极督促各责任单位抓好落实,确保案件不过夜。
27年来,为民服务机制在变,不变的是专注服务质效的工作理念。老李服务热线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准确、快速、高效地完成信息输入、分转、落实、反馈、回访、存档等工作流程,彻底解决了高峰期群众打不进电话的问题。
如今,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老李服务热线在现任“掌门人”杨少民的带领下,积极进取,不断优流程、提效率,确保每一件群众诉求都能得到及时高效的回应和处理。27年来,老李服务热线以近40万次上门义务维修、70万余次耐心解答、100%的处置率和处置及时率、98%以上的用户满意率,架起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暖心线”。记者 张迪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