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退休了,其他事情做不了,搞好巡逻、看护家园还是能做得到的。”1月10日,华龙区孟轲乡安厦社区内,正和老伙伴结伴巡逻的安厦老兵志愿队队长蔺南海快言快语地说。
安厦老兵志愿队的成立,得益于一次座谈。2024年“八一”建军节前夕,项目部召开退伍老兵座谈会,了解到社区公益性人员减少、为居民服务力不从心的情况后,退伍老兵蔺南海心想:“我们若能成立退伍老兵志愿队,协助社区搞管理,不也是‘退伍不褪色’吗?”他的提议当场得到王山宝、王传彪、李少杰、邓从水、房新民等几名退伍老兵的赞同和社区的支持,后经策划成立老兵志愿队。此后的每一天,小区居民都能看到退伍老兵带着红袖标在社区巡逻,他们成了平安社区的守护者。
小事关爱暖人心
王传彪住在超东小区,超东小区在安厦社区北面,中间隔着中原路,楼栋长到社区拿报刊不方便。于是,王传彪每周五便骑着三轮车,把报纸拉回小区发给楼栋长。小区里的陈师傅因病住院,由于女儿在外地工作,老人特别无助。王传彪知道后,跑前跑后为老人办就医手续,隔三岔五去医院或打电话询问病情。陈师傅出院后对王传彪感激地说:“你的关心让我终生难忘!”
邓从水是一位高级工程师,退休后注重对离退休政策进行学习。离退休人员有啥不明白的常来找他询问,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前不久,退休人员田师傅患急病,老伴年高,唯一的儿子在外地,田师傅就给邓从水打来电话。邓从水赶紧来到田师傅家,看到田师傅气喘吁吁,就让自己儿子开车把田师傅送进医院。
无私奉献护家园
“为了让大家行走方便,帮助疏导一下交通,为小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很乐意!”1月10日,正在超越东区维护秩序的王传彪说。他疏导交通的这条路南北走向,路东侧是一所学校,每到上下学时间,这段路十分拥堵。老兵志愿队队员在上下学时段全部出动维护秩序。老兵志愿队认为应该从源头解决,不开大门,开两侧小门,允许行人、自行车、三轮车出入,侧门标上“出”“入”字样,各行其道,能缓解交通拥堵,与主管部门沟通,得到了支持。此后,在易拥堵时段,这段路畅通了许多。
近年来,社区一些家庭养了宠物。为了让养犬人形成文明饲养习惯,老兵志愿队队员及时劝导。经过多次劝导,居民在遛狗时都使用牵引绳,并能够及时清理犬只便溺物。
为干好工作,退伍老兵想了很多办法。蔺南海巡逻时会时不时打开手机录像,既录下社区内出现的文明人、文明事,也记录与文明格格不入的情景,然后进行剪辑发到社区居民群里,倡导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化解纠纷促和谐
除了巡逻,老兵志愿队队员还每天穿梭在各楼宇之间,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了解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帮助解决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社区到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有位老同志住二楼,经常将一些杂物堆放在楼道里。一天晚上,住四楼的邻居差点被这些杂物绊倒,便敲开老同志的门,想劝老同志把东西扔掉或卖掉。谁知还没说上两句,这位老同志便发起火来,说自己家的事自己做主。四楼邻居很是气愤,第二天看到王传彪后,就一五一十说了这件事。恰好,这位老同志和王传彪是工友。王传彪多次劝说,最终老同志清理了杂物。
“老小区矛盾多、问题多,我们刚开始开展工作时并不顺利。但只要想尽办法把服务做到居民心坎上,居民慢慢就会支持,社区也变得更和谐。”蔺南海说。本报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杨萍 李焕军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