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濮阳的企业服务领域,活跃着一支广受赞誉的队伍。他们秉持企业需求导向的服务理念,将专业之质、高效之态、贴心之情融入每一项服务细节之中,为企业消解各类难题困厄。他们,就是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李艳帮办”企业服务团队(以下简称“‘李艳帮办’团队”)。他们通过一系列扎实且富有成效的实际行动,拉近了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在助力濮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征程中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近年来,市行政服务中心认真践行“项目为王”理念,深入贯彻全市“一盘棋”战略部署,围绕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加快项目落地投产、助力营商环境建设三大目标,全力组建“李艳帮办”团队。其初衷便是在企业开办初期阶段、项目审批的关键环节及生产经营的漫长过程中,给予全方位、深层次、无死角的有力支持,从而推动政务服务品质与效率的“双提升”。
为精心雕琢这支“服务劲旅”,市行政服务中心深度整合市、县(区)涉企职能部门业务骨干精英,匠心独运地构建起“1+N”联合服务机制,凭借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流程体系,不仅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咨询、解答和辅导等服务,而且开创性地推出上门贴心服务、提前谋划服务、组团攻坚服务等多元服务模式,真正让企业在遭遇难题时,享受“足不出户,难题尽消”的优质体验。
一家企业在初次接触“李艳帮办”团队时,满是疑惑地询问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帮我们公司办理审批手续,收费吗?”这质朴的疑问,真切地折射出企业对于主动上门且无偿服务模式的陌生与惊讶。而当第二次与他们打交道时,这名企业负责人满怀感激地说:“你们免费帮助我们解决困难,还专程把办理好的证件给我们送过来,我们真的特别不好意思!”从最初的质疑到后来的感激,这一转变生动地勾勒出“李艳帮办”团队在企业心中形象的转变历程。
在涉企服务的舞台上,“李艳帮办”团队全力搭建“一站式”涉企服务超级平台,无缝衔接“审批前业务辅导、审批中疑难解答、审批后跟踪回访”的全流程服务环节,确保审批服务的通道畅行无阻。团队中的每一名成员化身为企业的专属首席服务员,对受理项目进行精细分包,以铁的纪律落实首问负责制与一次性告知制。截至目前,“李艳帮办”团队已为我市近 100 家企业建立跟踪服务台账,构建了服务“无死角”“无盲区”的全覆盖格局。同时,通过对涉企审批部门的审批事项清单资料进行深度整合与精心梳理,以图文并茂、音视频交融的鲜活形式,让企业对手续办理流程清晰明了。此外,团队还高度重视成员业务素养的持续提升,不断对审批流程进行深度优化,为巴德富、濮阳投资集团等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保障了项目手续办理“零延迟”。
“李艳帮办”团队坚守深入企业前沿阵地的初心,主动跟进企业办事全流程。他们依据项目推进的进度,提前组织相关部门与企业进行深度对接,为项目手续办理提前布局、主动出击。在践行“三问三了解”服务准则时,“李艳帮办”团队目光长远,不仅聚焦于企业当下的燃眉之急,而且深度挖掘企业潜藏的未来需求,提前筹谋系统性解决方案。自成立以来,“李艳帮办”团队上门服务企业近270家次,宣传惠企政策1000余人次,办理审批手续和协调处理各类问题等近2000件。
12 月 13 日,记者跟随“李艳帮办”团队与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一同前往中原油田分公司油气储运中心和巴德富(濮阳)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上门服务。在中原油田分公司油气储运中心,办理防雷证件的网上申报环节因公章与申请材料不一致等原因而遇阻。“李艳帮办”团队与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在详细了解情况并认真勘查申报材料后,很快便发现症结所在。他们当即与多部门沟通协调,很快便成功化解难题,并贴心地表示将在证件办理完成后送上门。对此,中原油田分公司油气储运中心相关负责人激动不已,连声道谢:“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我们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能办好。”而在巴德富(濮阳)新材料有限公司,“李艳帮办”团队与市气象部门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后,精准诊断出企业在上传申报材料时误将一个项目拆分,导致申报受阻。经过现场耐心指导与深度沟通,问题得以纠正,企业的申报流程也重回正轨。
市行政服务中心企业服务科科长张彦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企业在办理证件或手续时,常常因申报流程的陌生或操作失误而陷入困境。一旦我们察觉此类情况,便主动与企业取得联系。若电话沟通无法彻底解决问题,我们便安排专业人员开展上门服务,避免因手续问题延误企业的正常生产。很多时候,我们在上门服务的短短十几分钟内就能帮企业解决棘手的问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能总结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以便进行统一梳理与高效处理,从而为更多企业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
“李艳帮办”团队以其专业、高效、贴心的服务,在濮阳企业服务领域树立起了一座标杆。他们的努力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为我市营商环境的优化注入了强大动力,成为服务企业发展的“急先锋”。记者 白国华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