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综合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记者“双节”假日见闻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0-07 08:53:24   

坐着高铁看世界:濮阳东站迎来客流高峰

高铁濮阳东站全力服务旅客

“双节”你最喜欢乘什么交通工具旅游和外出?不少濮阳人选择“坐着高铁看世界”。9月29日,记者从高铁濮阳东站获悉,这两天,车站外出和返乡的游客都明显增加,部分线路票源紧张。

高铁濮阳东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双节”前几天,濮阳东站客流量开始明显增多。29日,预计发送旅客7600人,开行列车42趟。为满足旅客外出、返乡需求,专门增加了6列到郑州的临客。截至29日19点,到广州、上海、成都、周口、南阳方向的车票全部售罄。18点以后郑州方向暂时有少量余票,除临客外均售罄。与2022年相比,客流量增长72%。

外出的人多,回家的人也不少。在外地工作的人也纷纷坐着高铁赶回濮阳,与家人团聚。针对大客流现象,车站加派人员增开人工通道,保证大客流安全迅速出站。车站成立志愿工作队,针对重点旅客及特殊重点旅客,指派专人及志愿者对其提供全程服务。

同时,车站还加强与公交公司和交警部门联系,保证进出站通道畅通,防止因旅客太多而拥堵。“双节”期间,公交公司增开车次,加派车辆,让旅客更加便捷乘车。目前,濮阳东站外有11条公交线路可直达市区各处,能满足下车旅客去往市中心城区、油田生活区、濮阳县城区及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不同区域的需求。旅客从高铁濮阳东站出站后,步行3分钟即可到达公交站,方便快捷。记者 袁冰洁  通讯员 陈超


博物馆里文明游

博物馆,一个展示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场所。在“博物馆热”的持续推动下,越来越多市民喜欢在假期参观博物馆。为此,濮阳博物馆在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记者9月29日在濮阳博物馆游览,看到文化文明的同时,也看到了市民的旅游文明。

当天下午,记者在濮阳博物馆门口看到,两名志愿者正提醒市民安全进出。大厅内的古筝弹奏等节目展演,吸引了不少市民观看,中间有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维持秩序。在生僻字展览现场,志愿者正忙着教市民如何拓印、向市民讲解生僻字等。在老物件展览门口、历史文物基本陈列一厅、历史文物基本陈列二厅,门口都有保安和工作人员。

“29日、30日这两天我们举办‘博物馆里的古韵中秋’活动,一直开馆到21点,全员不休。10月1日开始,转入正常上班程序。”濮阳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为保证市民“双节”期间安全、舒心、文明地观展,濮阳博物馆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同时还安排了20余名保安,全力为市民服务。

除了志愿者外,市民旅游也很讲文明。记者在老物件展览门口、历史文物基本陈列一厅、历史文物基本陈列二厅观展时看到,进馆的市民都在安静地观展,有些人低声交流,并没有听到大声喧哗。“进入文物展厅,面对这些文物,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敬畏之情,自然不敢高声喧哗。”市民陈先生说。本报记者 袁冰洁


“醉”美假期  畅游戚城

9月29日,记者走进戚城文物景区,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景区内,“醉美戚城”摄影比赛获奖作品展,展现了戚城文物景区的独特魅力;“历史·濮阳”主题文化图片展,向广大游客展示了濮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吸引大批游客驻足观看;舞龙、投壶等体验式活动,让广大游客穿越古今,沉浸式体验国学六艺。最吸引游客的是穿上汉服,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没想到景区内活动这么丰富,感觉挺开心的,还能让孩子来体验一下咱们的文化活动,让孩子了解自己故乡的历史文化。”游客李女士说。

据了解,为丰富广大市民假期生活,戚城文物景区提前策划,举办了“喜迎国庆 畅游戚城”系列活动。“‘双节’期间,为了丰富大家的假期生活,我们戚城文物景区不但准备了历史典故展、中华第一龙历史文化陈列展等,在国庆节当天,我们还将举办‘我和国旗合个影’、‘纵情六艺’、汉服打卡等体验活动,让广大游客在体验中了解我们濮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戚城文物景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说。记者 管淑颖


烟火古城路夜集

——探访“戚城夜秀”

9月27日晚,戚城文物景区旁的古城路夜集游人如织、热闹非凡,“金秋龙都  丰收时节”濮阳市2023年文旅消费季活动启动暨“戚城夜秀”开街仪式在这里举行,大家聚集于此,品美食、赏街景,感受城市的烟火气息。

古城路夜集东西长625米,美食、文创和非遗产品等摊位整齐地分布于街道两侧,街区中央身着汉服衣裙的演员翩翩舞动,潮玩区与传统文化展示区交相辉映,城市烟火气息不断升腾。

“我们家的烧鸡是祖传手艺,味美价廉。”摊主老肖一边给顾客称重,一边向记者介绍,“这不,刚开街半个小时我就卖出了30来只。”

走近一家糖画摊位,一名小朋友正有模有样地拿着一把勺子“作画”,不一会儿,一幅稚嫩的糖画就在案板上初见雏形。市民刘女士说:“孩子对这个非常感兴趣,糖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孩子能在趣味玩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据了解,“戚城夜秀”是我市借助戚城文物景区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优势,打造的沉浸式互动式消费体验新场景、濮阳青年夜经济消费亮点街区、濮阳八景评选明星景区、引客入濮重要示范街区、文明城市创建特色街区。古城路夜集就是“戚城夜秀”的一部分,集市内有潮玩区、美食区、打卡区、饮品区、演艺区、创意市集展示区和休息区。市民既可以在展示区浏览购买文创产品、非遗和食品类商品,也可以在演艺区欣赏掐草辫、捏面人、大弦戏等非遗传统表演。本报记者 宋仁志


小站里的别样中秋

“黄卫强,快过来,就等着你呢!”

“今天是中秋节,咱们班组也是一个大家庭,今天中午咱们就在站上一起吃个团圆饭吧!”……

9月29日,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采气厂普光采气管理区普光301集气站里格外热闹。

一进值班室,屋里飘散着饭菜的香味,小饭桌上摆着酱汁肉片、香樟鸭肉、烧凉粉……还有水果和月饼。

“这中秋大餐也太丰盛了,今天还有月饼,咱们真的太幸福了!”黄卫强边说边拿起一个月饼啃了起来。

“这真得感谢咱普光采气管理区的彭书记呢!”焦宾说。

为了让节日期间在岗职工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吃到家里饭菜的味道,半个月前,普光采气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彭志敏就开始琢磨这个事。

他先是到各集气站开展调研,和职工拉家常,了解职工的饮食喜好,征求职工意见建议。然后,又和机关服务中心普光项目部的经理毛家合沟通,根据职工需求,确定中秋节特制菜谱。

临近上午10点,所有菜品准备妥当,送饭师傅有条不紊地装箱,将打包好的餐盒放到保温箱,用皮卡车将保温箱送至各个站场。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为坚守岗位的一线员工提供可口的饭菜,让大伙儿吃好了不想家,就是在为普光气田高质量发展加油助力。”彭志敏说。

普光301集气站坚守岗位的职工应该是第一个享受到“中秋大餐”的。该集气站位于四川达州宣汉县普光镇,2009年10月建成投产,属于普光气田的枢纽站,是普光气田生产规模最大的一座集气站,也是普光气田首个累计产气量突破百亿立方米的集气站。

“今天的香樟鸭肉做得真好吃,和大饭店的味道一样,色、香、味俱全!”黄卫强狼吞虎咽地吃着。舌尖上的美味缓解了大家思乡的愁绪,让坚守岗位的职工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本报记者 贺德敬 通讯员 王媛 郭慧玲


11.jpg

“双节”期间,濮水小镇内张灯结彩,独具特色的文旅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游览。本报记者 黄立 摄

44.jpg

濮水小镇举办电音节,现场热闹非凡。本报记者 黄立 摄

22.jpg

水秀街举办了以“浓情中秋,欢度国庆”为主题的多彩活动。 本报记者 黄立 摄

image.png

特警飞虎队队员在水秀街巡逻站岗。本报记者 高崟人 摄

33.jpg

夜幕下的古城路夜集灯光璀璨,人潮涌动。本报记者 僧少琴 摄

image.png

清晨,环卫工人正在清扫古城路。 本报记者 高崟人 摄

55.jpg

9月27日,中原油田庆祝新中国成立74周年暨油田广场文化活动在中原文化宫广场举行。本报记者 贺德敬 通讯员 仝江 摄




责任编辑:薛丽慧